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應對美國,中國“國債刀”管用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25 08:12:10  


 
  按照中國國家統計局1月21日公布的初步核算數據,2009年中國GDP為335353億元,以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7%,按照2009年人民幣兌美元年平均匯率中間價6.831計算,約為49092.81億美元,這意味著2009年中國GDP只相當於日本GDP的96%,中國的經濟規模仍未將日本拉下馬。

  你不得不驚嘆資本主義制度在它最輝煌的那些年代曾經創造了多麼偉大的經濟奇跡,中國13億人用舉世無雙的速度狂追了31年,卻還差那麼一點點——更別說追上美國了。

  2009年,中美之間的GDP差距在4到5倍之間,日本和美國之間的GDP差距也是這個比值,這或者暗示,中國想以區區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GDP規模,用8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持有量就推動美國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在與中國有關的政治、軍事和經濟政策上做巨大的轉變,想法其實是相當不現實的。

  現在的中國人似乎總是不屑於再把日本當成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對手看待,而更期望與美國直接對話,其實,這樣的想法我相信在高層中也有,但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富士山仍然擋在中國龍前面,中國大量減持美國國債之後日本奮勇堵槍眼的事實再一次警告我們,中國崛起的對手不只是大自己經濟規模四五倍的美國,還有旗鼓相當的日本。

  故而,中國當前面對美國採取全面對抗的策略似不可取——雖然美國已經對中國採取全面打壓了。

  在美國可能發動的比針對豐田汽車更大的貿易保護風暴中,中國經濟和中國經濟精英們的抗擊打能力顯然不堪一擊,而且在這股勢力內部,更多的是聲音還是投降於美國,所以,雖然有減持美國國債這樣的“小報復”動作出現,但對經濟對抗上有大的指望還是免了。

  比如,那些指望中國以減持美國國債來還擊美國在軍售上針對中國不利動作的人們,還要在更多的軍事策略上想得更多做得更多,比如,可不可以把減持的那幾百億美元回流到國內,用於戰略武器的研發和製造,用於擴展中國在朝鮮核問題、伊朗核問題和阿富汗戰爭等等國際問題上的實質影響——說實話,若中國肯拿出2009年12月減持的美國國債中的1/34即10億美元支援一下朝鮮,可能在朝鮮核問題上中國的話事權就是另一番份量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