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網絡期待“美麗的誤會”變成現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05 08:22:33  


 
  雖然中國互聯網監管帶來陣陣寒意,但我們仍然能夠看到,在中國收緊言論尺度的背後,可以嗅到中共內部對網絡自由的兩種不同爭議。喜歡上網的胡溫高層,以及正在進行中生代卡位的地方大員如汪洋、薄熙來等人,都是網絡相對自由的提倡者,並在網絡民意中收獲了大量的政治利益。

  從現實的層面來看,網絡對北京政治呈現出兩面刃的雙重特性,一方面它確實以快速的優勢擴散反政府的不滿和批評的言論,甚至成為群發事件的催化劑,另一方面,它也發揮了傳統媒體無法發揮,或者說不能發揮的監督作用,在反貪污腐敗上扮演了嶄新的角色。北京執政當局當然期待網絡前者的功能萎縮,後者的功能強化。問題是,天下沒有這等的美事,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於是,政策的拿捏,就成了黨內爭議的焦點。

  在這次兩會上,網絡議政的問題必然會提出來,這不但因為全球在關注中國的網絡自由與監管的問題,中國作為擁有最大網民群體的國家,自身的政策規範完善也是避不開的任務。從這個角度來看,胡錦濤等中央領導如果能夠“將錯就錯”,真的開博,或許會帶來重大的指標性作用。放眼全球,領袖人物設立網站,開設博客,已經是大潮流,也是直接聽取民意的最佳渠道,這一點應該沒有爭議。同時,中央領導也可以超越各級部門和地方官僚的“包圍圈”,聽到更多來自民間的真實聲音,這對政策的制定和官僚的考核,會有積極的影響。從歷史上看,開明皇帝們也都進行“微服私訪”,體察民意,考核官吏。

  我們期待兩會期間,各級代表和領導能夠從全球化和中國成為世界大國的戰略高度出發,認真討論網絡議政自由的問題,在言論自由的尺度和政府監管上制定與世界接軌的條例法規,讓中國數億網民能夠充分享受網絡信息,享受言論自由,從而讓網絡資源成為中國現代化發展和體制改革的正面資源。即使從市場的角度來看,中國的網絡發展如果無法與世界接軌,導致各種風波不斷,也會喪失網絡這一塊巨大的新興市場。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