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海外華人可助推中國“公共外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10 10:05:01  


 
  西方社會對中國態度的變化緣於“後危機時代”其發展戰略、對外政策的調整,在全球經濟日趨回暖的背景下,大國間的博弈再次變得激烈,各國都試圖在這場新的國際競爭中搶占戰略制高點。面對這一變化,中國該如何應對,無疑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楊潔篪記者招待會的話題涵蓋面很廣,不但涉及中歐、中俄、中美等傳統關係,還闡述了中國與非洲、阿拉伯、拉美國家的關係,從中不難發現“後危機時代”中國外交的一些特質:

  首先,中國在維護核心利益方面越來越自信並越來越有方法。這已是楊潔篪第三次在“兩會”上召開記者招待會,由於近來中美關係出現強烈波動,因此兩國關係成為熱門話題,而幾乎所有媒體都做了“中國外長在會上指責美國”的報道:楊潔篪強調中美關係困境“不是中方原因造成的”,對台軍售和會見達賴觸犯了中國的核心利益,西方國家不能把中國維護核心利益視為強硬。有媒體分析稱,中國外長比以前更加自信和幽默了,而且妙語橫生、收放自如,這也折射出中國外交的變化。

  其次,中國目前更願意做一個積極的參與者,而不是領導者。儘管世界越來越多地期待中國在經濟復甦、氣候變化等全球議題中擔當領導者的角色,但中國對種種溢美之辭及其背後的陷阱保持了足夠的警惕。中國領導人去年就曾公開反對“G2”和“中美共治”的提法,強調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應當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積極承擔國際責任。

  第三,中國正在加快尋找讓世界真正認識、理解中國的方法。中國外長在用巧妙的語句回應外界對中國誤解的同時,也期待世界能更多了解中國:“我們大家都存在著如何‘調焦距、對光圈’這樣一個任務。”而從記者招待會釋放出的信息來看,消弭外界對中國誤解的有效途徑可能在於被楊潔篪視為“中國外交重要開拓方向、大有可為”的“公共外交”。

  近年來,中國外交逐漸褪去神秘外衣和高高在上的政治特性,轉而更加重視民間力量,並試圖做到與民眾交相輝映。在這一點上,海外華僑華人將發揮重要作用,如何向世界介紹中國,如何推進中華文化的傳播,都大有文章可做。本報也相信,海外華僑華人終將成為中國“公共外交”的一支積極力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