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處理匯率摩擦 柔性外交比大聲施壓有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08 09:36:32  


 
  不同的是,上回議案明確提出要求人民幣升值27.5%,此次則未提明確要求,而且新議案適用範圍更廣,只要是“匯率失當”(misalignment),就可以啟動談判程序,而未必要達到“匯率操控”(manipulation)的標準。

  觀察家相信,新的匯率議案所以定義寬泛,主要是為了給美國立法施壓留出空間,因為多數美國人儘管相信人民幣低估,但到底低估多少,沒人說得清楚。經濟學界對此也是眾說紛紜,比較流行的說法是,人民幣低估了25%以上。

  憤怒歸憤怒,但與五年前相比,美國在處理人民幣問題上面臨的環境更加微妙,匯率問題的複雜性有增無減,迫使美方不能輕舉妄動。

  首先,中國的綜合國力與全球影響力大大增強,奧巴馬政府在核不擴散、氣候變化等全球議題上需要中國的合作,人民幣問題與伊核問題並非兩個毫不相幹的議題。尤其是金融危機之後,中國人的自信心明顯增強,在國際事務中說話底氣十足,對來自外部的壓力說“不”的態度更加堅決。

  其次,美中大國的利益交織和互相依賴程度大於五年之前,消費過度的美國需要靠全球第一外匯儲備大國中國來維持低利率,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主,美中雙向投資日增,中國在全球經濟復甦中起火車頭作用,逼迫人民幣大幅升值對於美中經濟的正負影響與利弊得失,很難估量,很可能是兩敗俱傷。

  現在美國財政部選擇了外交手段。蓋特納表示,希望通過5月底的第二輪美中戰略經濟對話和6月底的二十國集團峰會的討論,推動中國匯率機制更具靈活性。這一招在“中國通”鮑爾森當財長時用過,即通過對話而不是威脅,敦促中國更快地邁向匯率市場化。事實證明,悄然外交的手段是有效的,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從2005年中到2008年中升值了21%。

  觀察家普遍預期,隨著中國經濟形勢進一步好轉,中國可能在今後幾個月內恢復參考一攬子貨幣的匯率機制,放寬人民幣波幅的限制,人民幣可望小幅、逐步升值。這樣,中國既可主動、可控、漸進的原則自主改革匯率機制,又不至於對中國出口和就業帶來大的消極影響,還能適當緩解美國國會中期選舉的政治壓力,可謂雙方都可接受的方案。

  中國總理溫家寶談到中美關係時多次強調:對話比對抗好,合作比遏制好,夥伴比對手好。在人民幣問題上,何嘗不是如此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