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兩面下注”是中美關係的禍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0 00:24:20  


  中評社北京4月10日電/中國周刊刊載專家牛新春的文章指出,三四個月前,國際輿論都在熱炒中美“兩國集團”、“中美國”等煽情的概念,似乎中美分歧一夜間消融。而現在,“中美關係的小冰河期”、“中美新冷戰”等,又成為輿論的話題。其實,從中美建交後30年的雙邊關係史中可以發現,時冷時熱一直是中美關係的常態。冷戰結束以來,理性的觀點認為,中美是“既有合作又有衝突”、“非敵非友”、“好不哪也壞不到哪”,應當說,這樣描述中美關係是比較恰當的。

  雖然冷戰已經結束了20年,但是,中美關係的戰略定位和戰略互信問題仍然沒有解決,美國對華始終奉行所謂的“兩手政策”:一方面積極開展對華合作,另一方面防範中國的崛起,即所謂的“兩面下注”政策。2005年9月21日,時任美國副國務卿佐利克在“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就中美關係發表專題演講時指出,“難以預料中國將如何運用其力量,將導致美國及其他國家做好兩手準備處理對華關係。很多國家都希望中國走‘和平崛起’之路,但誰也不會以自己的未來作賭注。”“接觸”+“防範”或“兩手”或“兩面下注”的對華政策,是中美戰略互不信任的根本原因。

  過去十年中美在經濟領域發展成一種危險的共生關係。中國過度依賴對美出口,對美出口占出口總量的30%左右(據美方統計數字),出口占經濟總量的比重高達40%左右;美國過度依賴中國資本和國內消費,2008年中國購買了美國政府對外債券的46%,消費占美國GDP比重的72%,其中大部分商品來自中國。從長遠看,這種不平衡是危險的、難以維持的。但是,中美都沒有能力利用這種不平衡做文章。因為,中美在經濟、金融領域是一種復合相互依賴關係,而不是“非對稱相互依賴”。同樣,美國也沒有能力利用貿易關係威脅中國。2009年,為了保護本國就業,美國實施了46項與跨境貿易和服務有關的保護主義措施,中國對此進行了報復,採取了51項反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據統計,自當年初奧巴馬就職以來,美國已經對中國產品發起十餘次“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