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蓋特納訪華 一場精彩的外交過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0 00:19:50  


4月8日,胡錦濤主席特別代表、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北京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特別代表、財政部長蓋特納。
  中評社北京4月10日電/英國《金融時報》4月9日載文《一場精彩的外交過招》,文章說,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最近突然訪問北京,與中國副總理王岐山會談,討論人民幣匯率的問題。有人因此用中美關係峰迴路轉的說法,來形容蓋特納此次北京之行。摘要如下:

  去年底開始,美國對中國頻頻“出手”:對台軍售、奧巴馬會見達賴喇嘛、谷歌退出中國、美國威脅要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家等等,一時間,中美關係惡化的陰雲籠罩國際社會的上空。誰知,中美之間並沒有發生“誰硬過誰”的問題,而是雙方層峰審時度勢,及時刹車,並通過官僚系統的鼎力談判,終于在關鍵的時刻,回到了“鬥而不破”的老傳統。不少評論只是從方法論的角度來談問題,勸阻美國只要多瞭解一些中國的“面子文化”,不要硬碰硬,才能讓中國回頭,才能在讓最高領導保全面子的情况下做出美國期待的讓步。

  其實,這是小看中國當今的領導,胡溫與毛澤東、鄧小平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完全接受數字管理的概念,而非完全依賴于政治的直接判斷。人民幣升值,升多少,才能避免傷害中國經濟增長,尤其是出口增長,又能達成人民幣的國際化、强勢化、與美元歐元日圓等平起平坐的最終目的,中南海與其經濟智囊曾經做過反復的沙盤推演,同時,胡溫外交的支柱仍然是以中美關係為綱,這就必須要瞭解美國核心利益的底線和奧巴馬政府核心利益的底線何在,必須瞭解執政的美國民主黨在年底國會中期選舉面臨的政治壓力何在,才能定出讓步的幅度和應該爭取的政治利益。

  面對這種情况,美中兩國終于在臨界點的地方達成了默契,那就是,中國同意人民幣逐漸升值,逐漸擺脫與美元的掛鈎,但這不是大幅度的升值,不是一夜之間的工作,而是漸進的過程,同時,中國在重大的國際事務上,巧妙地配合美國主導的議題,其中包括世界核子安全問題,伊朗制裁問題等等,而奧巴馬政府則遏制美國國會的“選舉綜合症”,不隨國會議員們起舞,包括不把中國納入匯率操縱國,不在西藏問題、台灣問題上出招肇事,也不拿著谷歌退出中國的事情數落中國,以維護中國形象的穩定性聲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