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陸有效調控樓市靠多管齊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4 08:39:50  


 
  這種瘋狂搶購現象,反映百姓“今天不買,明天更貴”的心理預期,百姓惶恐買不到樓的心理暴露無遺。大家預期樓價會繼續上升,一窩蜂哄搶,炒家得以推波助瀾,刺激樓價飈升如火上添油。去年,南京整體房價上漲近四成,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年。剛剛進入4月,南京房價同比仍上漲11.5%,再次創下兩年來新高。樓市惡性循環,埋下日後泡沫脹爆的危機。根治之道,在於理順樓價;治標之法,則是做好賣樓秩序的規管。 

  面對大陸城市房地產價格漲升,中央政府三令五申,官方報刊連篇累牘批評樓價太高,當局收緊信貸、懲罰囤地、增建補貼性住房等措施陸續出台。儘管如此,京滬賣地仍然出現新地王,百姓對樓市走趨不斷向上的心理預期,並沒有逆轉。百姓覺得樓價易升難跌,原因之一是市場有龐大的自置居所需求,部分人更因為離鄉工作或子女離鄉升學,要在外地買多一套房子,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劉明康日前形容這是實實在在的用戶需求。 

  這種龐大需求,為投資及炒賣提供了豐厚的土壤,當中最著名的,莫如馳騁神州外還來香港炒賣的溫州大戶。高房價帶動了高地價,不少中央企業甚至靠兼營房地產副業來提升業績,中央政府下令78家這類央企退出市場,只保留16家以房地產為正業者繼續經營,不過這16家占央企地產市場八成半,可以繼續以龐大的融資能力買貴地。 

  此外,地方政府也不積極配合。不少地方政府仿效香港模式,以地產來帶動經濟,靠賣地收入來支付各種建設開支,同時透過“滴漏效應”活化各類經濟活動,促進就業,提高當地的生產總值,竪立政績。至於興建類似香港公屋和居屋的補貼性住房,不少變成官員的福利。大陸百姓覺得要樓價破除這些盤根錯節的利益糾纏而下滑,比較困難。發展商透過排隊造勢,加強了百姓買不到樓的恐懼,進一步哄抬樓價。 

  為免百姓非理性搶購樓房,大陸當局要扭轉百姓對樓價上漲的心理預期,須要克服很多既得利益者的抵制,困難重重。不過,大陸當局至少可以先易後難,搞好售樓秩序,增加透明度,供消費者冷靜作出可能是一生最龐大的投資決定。香港規管樓盤出售的措施,雖然未稱上盡善盡美,仍有不少地方正研究優化,但對銷售作出規範和注重增加透明度的原則,仍然值得大陸參考,以免高樓價產生的民怨因不良售樓方式而火上加油釀成惡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