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是歷來第三個亞洲國家主辦這個盛會(第一個是日本、第二個是韓國),論展館規模,設計和建造獨特的中國館被稱為“東方之冠”,睥睨世博會場,顯露中國在世界定位的自我期許。
不過,願望是一回事,除了投射《清明上河圖》使人贊嘆的5000年燦爛文明、中國館建築雄偉顯示經濟崛起之財力以外,在政治和科技方面,中國有什麼可以說服世人:現在的中國一個文明大國、而且科技成就使騰飛的經濟得以持續發展。透過上海世博會,希望得見端倪。
中國由經濟崛起到爭取國際認同,走的道路與日本相似。1970年,世博會離開北美和歐洲,首次在亞洲——日本舉行,此際的日本,歷經戰後25年埋首建設,經濟起飛,先是1964年辦東京奧運,6年後辦大阪萬國博覽會,有超過6400萬人參觀,盡破以往世博會參觀人數的紀錄。中國2008年辦了北京奧運,兩年後已經辦上海世博會,速度和節奏較之日本,好像來得更快。
不過,日本此後還辦了3次世博會,包括1975年沖繩世界海洋博覽會、1985年築波世博和2005年愛知世博。其中愛知世博所展示機械人技術含量之高,震驚世界,據知日本研發機械人與人口老化有關,它們被用作照顧老人。日本機械人獨步天下,所蘊含科技國力之強大,識者知其厲害,但是日本把機械人與照顧老人掛鈎,其人文精神之包裝,也顯露日本人隱藏實力之用心。上海世博會被放在這樣的背景下,由世人檢驗。
上海世博在中國這個人口大國舉行,參觀人數肯定會超過大阪那一次,成為世界第一。主辦當局預期在半年展期內,會有超過7000萬人參觀,其中93%是內地民。每日要接待約50萬人,對於上海博覽局以至上海市政府,肯定是一個沉重任務,要使這麼多游人、旅客在起居交通 餐飲感到賓至如歸,正是考驗上海朝野能否做到“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考卷。
至於6000萬以上參觀上海世博的國人同胞,在經濟騰飛、國家邁向世界之際,你們的表現,樂意排除不隨地吐痰、不隨便高聲叱喝?也是世人認識中國人是否文明有教養的場合。
中國再次參加現代形式的世博會,是改革開放4年之後的美國諾克斯維爾(Knoxville)世界能源博覽會。當年,中國館展示了一些太陽能科技,參觀者最印象深刻的則是大批美術工藝品和國寶,包括長城的磚塊、秦兵馬俑,都是觀眾最感興趣的展品。當年美國媒體評論說,“中國正在利用長城磚同1982年世博會的觀建立友誼”;倏忽28年,中國舉辦世博會了,中國將會怎樣答考卷,且拭目以待。在此,預祝上海世博會圓滿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