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重回2500點,中國股市大跌求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8 10:01:34  


 
  經濟運行風險上升引發股市下跌是一種合情合理的解釋,也符合國際市場的大致趨勢。歐美股市下跌,原油價格大跌,金價創出新高這些都反映了投資者規避風險的心理。但中國股市的跌幅遠遠超過包括香港在內的海外市場,卻有值得推敲之處。

  中國經濟增長存在放緩的預期。然而從目前的情況看,出現軟著陸的概率要大於硬著陸。2009年,中國經濟下滑的風險遠遠超過當前,最終依然實現了“保八”的目標。中國的高儲蓄率,相對良好的公共財務狀況,巨大的國內市場都給未來的宏觀調控保留了很大的回旋餘地。日前推出的促進民營資本發展的“新36條”便是尋找經濟新增長點的選項之一。

  相比之下,中國股市在短短一個月內轉入熊市(跌幅超過20%),市場整體的估值水平回落到20倍市盈率以下,硬著陸的意味濃厚。像工行、建行這樣的藍籌A股,大跌之後的市盈率已經低至10倍,相比匯豐超過25倍市盈率,市場的悲觀程度可見一斑。對經濟波動的過度反應,在中國股市從來不是一件新鮮事,筆者也無法預測市場何時到達底部。不過,對於願意下注中國經濟“軟著陸”的投資者而言,目前股市的“硬著陸”正意味著投資的機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