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足球對中國的啟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10 10:10:08  


 
  首先,必須堅決反腐敗,尤其是體制性腐敗。中國足球的可悲現狀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本來足以令仁人志士臥薪嘗膽,發憤圖強,“不破樓蘭終不還”!但曾經足球的領導階層竟然還有時間貪贓腐敗?!管理體制不採取斷然的全面改革措施,代之以全新的結構環境和運作規則,中國足球的失敗就只能不斷重演。 

  再者,中國足球的基本發展路徑,經過30多年的坎坷反覆,目前應該已經比較清晰了: 即不應再盲目地東施效顰,邯鄲學步,今天仿德國,明天抄巴西,而是必須在認清自身實際特點的情況下找出最佳選擇。 

  什麼是中國的實際特點?中國人不適於踢足球的泛論確實站不住腳,但也必須承認從力量體能的角度看,至少目前和未來相當一段時期內,中國球員確實還與歐美強隊球員的身體條件存在相當的差距。 

  據此,在要求中國球員不斷強化自身條件的同時,應特別強調球隊的整體配合默契與團隊精神的培養,做到進攻時前赴後繼,防守時眾志成城,一人為大家,大家為一人,爭取一加一大於二的卓越團隊效應,來抵消抗衡歐美球員的強悍單兵作戰能力。 

  畢竟足球是個團體運動,個人作用和明星球員固然重要,但團隊整體作戰能力更是制勝關鍵。本來,集體主義是東亞文化的傳統優勢,歐美球隊由於西方個人主義文化主導,個體能力是其優勢,但其團隊勾通默契程度應是遠遠不如東亞球隊,從而也正是東亞球隊所應大力培養發展的“揚己之長,克敵之短”殺手鐧。但中國足球在過去30多年過分為歐美足球的優勢所迷惑,白白在枝節上浪費了很多時間精力和人才,卻一直無法認清自己的真正勝利之路,到了中國足球應該猛醒的時候了! 

  第三,鄧小平曾精辟地指出“足球應從娃娃抓起”!但30多年來,中國在這方面做得很不成功。在歐美,家長和社會最關心孩子的就是兩件事: 學習和運動。而在中國呢,估計是學習和掙錢。相比之下,中國社會明顯短視和功利了,有了強健體質和競爭性格的下一代,難道還怕以後掙不到錢嗎?!否則就算能勉強掙上幾個錢,單薄的身體和懦弱的性格能走得遠發大財嗎?難道這不是常識嗎?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足球從今年起開始嚴打腐敗,並開始以少年中國的開拓氣勢和團隊精神重振旗鼓,可喜可賀。事在人為,中國足球當不例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