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分析:“中國獨秀論”源於“中國威脅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6 12:00:42  


  中評社北京6月26日電/近來,在西方某些媒體,“中國獨秀論”鋪天蓋地,給了人們一個錯覺,以為中國真是一枝獨秀。

  “中國獨秀”了嗎?

  新華網刊登署名文章說,以人均GDP計算,2009年中國GDP總量49100億美元,人均只為3711美元,世界排名96位;以糧食生產量計算,2009年中國糧食總產量53082萬噸,人均396.54公斤,人均耕地世界排名126位。據世界銀行2009年4月發布的報告稱,中國的貧困人口為2.54億,僅次於印度,位居世界第二。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指出,雖然中國經濟表現較好,但印度、巴西、尼日利亞等國經濟增長也比較快。中國也面臨通貨膨脹壓力,從這個角度而言,中國經濟的發展也面臨巨大挑戰。為何西方媒體置這些數據與現實不理,非要聲嘶力竭鼓吹“中國獨秀論”呢?

  實際上,西方與“中國獨秀論”並行的一系列手腕,頗能說明問題。比如,對中國外貿出口設置關稅壁壘;逼迫人民幣大幅升值;對中國人權問題諸多指責;某些國家甚至企圖把金融危機責任和國內問題歸咎於中國身上。這一切已告訴人們,所謂中國“獨秀論”只是表象,“中國威脅論”才是實質。假若說,“中國威脅論”是污蔑的話,那麼,西方媒體推出“中國獨秀論”則是捧殺。

  文章說,捧殺與污蔑相比,更為可怕,既誤導中國部分公眾,產生一種沾沾自喜夜郎自大的心理,同樣會誤導一些國家產生莫須有的妒忌,離間中國人民與各國人民的友誼。當然,更重要的是,某些政客借此推卸自己的國際責任,為逼迫中國接受一些與中國國際地位不相稱的責任製造輿論。因此可以說,“中國獨秀論”和“中國威脅論”是一對雙生子,都意在對中國不利。

  “中國獨秀論”影響之大不可低估。前不久,歐盟女外長阿什頓出席歐洲議會,入場坐定後,就從包裡掏出一本名為《中國怎麼想》的書。《中國怎麼想》的作者是馬克.萊納德。而萊納德是歐洲一個智囊機構,“歐洲外交政策議會”的執行總監。他的前一本書是《為什麼歐洲將主宰21世紀》。在這本《中國怎麼想》中,作者提出一個問題:中國知識精英的思想產物是否會通過經濟、政治和外交政策,對全世界造成標有“中國製造”的商品那樣的影響嗎?而結論則是肯定的,即中國知識界的想法,通過各種途徑最終將對主導西方世界的自由主義和非保守主義模式構成挑戰。這本西方人撰寫研究中國的書,更確切地說是歐洲外交智囊撰寫的書是否切中中國脈搏,其觀點是否正確有待研究。令筆者感慨的是,政務繁忙的歐盟外長為何在開會前要來研讀《中國怎麼想》,抓緊分析探究中國?有媒體報道說:“歐盟最近被中國強硬態勢驚呆了,是該好好檢討一番了”。所謂“中國強硬”,既指哥本哈根會議上,中國在減排問題上仗義執言;也可能指反擊歐美對人民幣匯率施壓,甚至可能指面對美國對台售武,對美政要接見達賴,中國表達了對美國公司予以制裁等舉措吧。中國為何會強硬起來?顯然,歐盟女外長心目中“中國獨秀論”已成事實。可見,有必要對“中國獨秀論”進行說明,讓世界了解中國的實情。

  文章說,不管是“中國威脅論”的硬刀子還是“中國獨秀論”的軟刀子,都不可怕,重要的是中國要對本國國情保持清醒的頭腦,莫為浮雲遮望眼。既要看到自身不足,更要堅定信心,團結一致,艱苦奮鬥,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大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