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分水嶺:中國經濟面臨艱難選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7 10:14:28  


 
  毫無疑問,中南海不喜歡被動地做這件事:即以刺激國內消費對抗國際市場需求疲軟,無論是市場條件還是政策手段上看,中國眼下的確難以“華麗轉身”。

  當悲觀論調甚囂塵上時,連中國農業銀行登陸股市的詢價都成了壓倒指數的一根稻草,可見這一次的經濟困局,不是喊喊“信心”就可以破解的。“不差錢”的中國現在似乎剛剛從一個通漲預期高企的台階上下來,一連串“現金為王”的箴言重新回到投資者視野中。醫保建設、教育改革、樓市調控、土地財政、最低工資及新一輪城鎮化所需的地方融資平台,本來到處都要錢的氛圍裡,一個國民分配制度的改革又要呼之欲出。從近年來資產泡沫化的境遇中觀察,人們應該沒有理由不看空下半年的中國經濟。

  然而希望與絕望本來就是一對“雙胞胎”:中國經濟究竟該忍一時之痛還是逞一時之快,只是一個簡單的選擇題,但若要追求可持續增長,要落實科學發展觀,必要的代價必然付出。否則延以時日,改革成本將會越來越高,叠床架屋的效應如同石上壘卵,那樣便只是延遲了危機(而且是更大的一場危機)爆發的時間。

  經歷半年,中國經濟走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上下均可而又冷熱均沾。立於悲觀氛圍的市場投資者仍在一個“背離”的底部繼續看空。恐慌者繼續帶著上半年的景氣數據離場——自二季度以來,各項經濟指標先後下滑,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減慢,貿易順差也下降,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滑落,採購經理人指數走低……然而這一切,本來也正是中南海的主動選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陣痛,正是一個新生命體到來的代價。

  無論是外患還是內憂,中國必須在分水嶺前作出艱難選擇:要大力解決長期存在的結構問題,同時又要有針對性地解決當前存在的緊迫問題,但必須在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前提下進行(溫家寶語)。金融專家巴曙松近日豪言中國宏觀經濟走勢是“從非常時期的非常政策到正常時期的正常政策的轉變,新一輪上升周期趨勢已確定”的話仍被市場所懷疑。但我們相信,中國的經濟政策信號必然選擇繼續向上,除此並無二途。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