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最“神速”的中企海外收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06 08:40:39  


 
  此前,無論是聯想、TCL還是中國鋁業、中國石油;無論有多深厚的背景,還是實力超群,它們的海外收購計劃的審批速度仍舊比吉利“慢三拍”。更重要的是,它們往往受到被收購方審批政府的“再三過問”。但吉利之於沃爾沃,面對中美歐三方監管部門,卻罕見的出現:一路綠燈,一路狂飈。

  毫無疑問,總有一種力量,讓李書福的收購計劃提擋加速,令李書福創造了史上最“神速”的中國海外收購行動。

  而這種力量卻似乎不是發軔於李書福,更多是來自於所涉三方政府合力創造的外力。

  中、歐、美三方,在推進這一收購行動中應該都“各懷心思”,且各取所得。

  對於美國政府而言,福特正在處於刮骨療傷的重要關節,ONE FORD戰略令福特視沃爾沃為一大現金流與利潤的黑洞。盡早摔掉這個燙手山芋,成為福特公司和美國朝野一致的看法。在解決生存的關口,美國監督部門也自然而然不會施出所謂的國家經濟安全等殺手鐧——更何況,瑞典沃爾沃是外來的孩子,不是親身的。

  對於歐盟尤其是瑞典而言,無論是政府還是工會,他們已經意識到,在沃爾沃出售曠日持久的拉鋸戰中,沃爾沃早已元氣大傷,“虎落平陽”。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現金流,更重要的是市場前景。中國,這個最大的新晉產銷國,無疑成為他們最後的希望寄托所在。吉利對於他們而言,不僅僅意味著錢多、市場廣闊,還有“民企身份”這一屬性——愛面子的歐洲人,更願意將企業賣給中國民企,而非國企。於是,歐盟就以“時不待我”之效率,迅速完成了審批。

  對於中國政府而言,這一收購可謂賺足面子,成為金融危機所謂“彎道超車”典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