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增持日本國債後 兩國更應增進互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8 10:34:11  


中國連續6個月大幅增持日本國債 美元歐元失寵。
  中評社香港8月18日電/《日本新華僑報》8月18日載文《中國增持日本國債後中日兩國更應增進互信》,文章說,日本財務省8月9日公布報告顯示,中國6月份淨購入4564億日元(約合53億美元)日本國債,為連續第6個月淨購入日本國債。此前,中國在今年5月份淨購入7352億日元日本國債,超過今年前4月5410億日元的增持規模。中國不斷增持日本國債,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分散外匯儲備風險,規避美元走弱引起外匯儲備貶值,還應有更深的意義值得解讀。

  國債是以國家信用為基礎的,發行主體是國家。中國不斷增持日本國債表現出的是對日本國債經濟乃至對日本民主黨政權的信心。自安倍首相以來,中日關係逐漸轉寰回暖,不論是安倍、福田、麻生、鳩山還是現在的菅直人首相,在外交上比較重視中日關係。期間,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對日本進行多次推助中日關係發展的訪問。在這種背景下,中國購買日本國債被看作是“雪中送炭”,特別是在日本國內投資者難以支持日益膨脹的日本債務的境況下。

  日本首相菅直人7月8日在熊本市演講時再次批評小泉說,“小泉首相任內年年參拜靖國神社,導致日本與亞洲各國的政治交流嚴重停滯”。他在8月10日的記者會見活動中也表示,“我就任時就已說過,不會在任內參拜靖國神社。一開始就已經明確表示了我的姿態,在此不必複述”。還有報道稱,菅直人內閣的全體成員已經先後表明,不會在“八•一五”參拜靖國神社,這是三十年來的頭一遭。日本媒體分析認為,民主黨政權一方面借此對內展示政權更替後在“歷史認識”上的不同,另一方面,則向中、韓等國家表明清晰態度,以尋求進一步合作。菅直人內閣的積極舉動對於加強與中國關係有著實際的意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