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深交所“禁炒令”有待商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13 10:05:05  


深交所傳出監管指令,遏制題材概念股過度炒作。
  中評社香港9月13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9月13日載文《深交所“禁炒令”有待商榷》,摘要如下:

  股票市場一旦炒作起來是非常瘋狂的,瘋狂之後是不是留下一地雞毛,卻又無法預測。 

  面對概念股和中小盤股股價節節攀升,深交所近期對市場加強了行政監管力度。據媒體報道,深交所在9月3日發布“禁炒令”,對個別股票實施“人盯人”監控。嚴禁參與重點股票的炒作,並指定專人對參與炒作的賬戶進行重點監控,及時警示和糾正可能出現的異常交易情況,防範涉嫌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 

  隨後,“禁炒令”在本周升級。市場傳言深交所發出窗口指導,基金不得參與中小板及創業板炒作,10000股以上的交易均受到監控。有媒體從基金公司方面證實了這一傳言。

  出於保護投資者,防範投資風險,深交所出台這些監管措施的初衷不應受到質疑,但通過行政監管措施直接干預和限制市場買賣行為,卻有待商榷。 

  何謂“炒作”,這一概念可能很難明確定義。從一般意義上看,炒作可能具備以下幾個特征:股價飛速飈升;.股價嚴重脫離現在的基本面;.成交量和換手率大幅增加。  

  然而股價、成交量和換手率的變化只能說明市場對個股的態度,這些特征都只是表面現象。如果市場預期一只股票基本面將發生重大或者積極的變化,投資者提前兌現甚至是透支對未來的預期,這本無可厚非,因為股市就是一個提前反映預期的交易場所。至於預期能不能最終兌現,參與者可能各有各的看法,而且市場環境和公司經營環境都是動態變化的,不同的時點看法也不盡相同。因此,被炒作的品種如果未來確實體現出良好的成長性和兌現了較高的預期,則現在股價的飈升就可以被理所當然地認為是價值體現。如果預期落空,再把炒作的帽子扣上去也是順理成章。這些都是後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