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比拼競爭力 中國經濟短板待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16 10:45:10  


 
  相比之下,中國自2007年才被列入由要素驅動型經濟向效率驅動型經濟過渡的經濟體群,儘管其全球競爭力排名連續四年上升,如今躍至第27位,主要倚仗的還是經濟高增長率、市場規模、宏觀經濟穩定性。以中國幅員之大,當今經濟總量之巨,培植成長出一批與經濟相匹配的有影響力的大企業,按理說是經濟發展之必然。但2010年中國企業500強的主要經營績效指標能超過世界企業500強,在於它們多為身處行業壟斷優勢明顯的國有控股企業,享有資源紅利、行業紅利、人口紅利、政策紅利等等,並非企業成熟度高。要與世界跨國巨頭比較,資源配置效率、技術創新能力等核心競爭力卻少之又少。

  嚴格說起來,中國企業500強在金融危機中比跨國企業更能抗風險,績效指標猛升,還在於一個劣勢變優勢的意外:中國企業全球化程度不高,多以低成本優勢處於全球產業鏈的低端,尚未在全球範圍內實施資源配置,故而受全球性危機的衝擊反而不明顯。不過,這種一時之優勢不可能轉化成長久優勢。畢竟,全球化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一旦國際經濟環境好轉,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步伐會重新邁進,如果中國不及時扭轉此項長期劣勢,屆時隱憂爆發,會又一次失去長遠競爭優勢。

  “企業不僅要做大,更要做強。強而不大,沒有足夠的影響力,但不至於垮;大而不強,遲早要垮,而且垮的影響也許會更大。”中國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卸任前給中國500強企業潑的這盆冷水,可謂一針見血。對中國整體經濟的競爭力,這種“大而不強”的論斷同樣適用。

  不難發現,世界經濟兩年來跌宕起伏,但那些全球競爭力排名高的經濟體都保持著韌性。前一段時間,在“中國經濟超美論”甚囂塵上之時,不少美國人卻敢於說出“中國幾十年都趕不上美國”,其自信就在於:美國作為世界創新中心,擁有非常成熟的公司、世界最好的大學體制,規模和經濟效益明顯。因而,身為金融海嘯的發源地,美國也展現了超強的抗力,如今迎來了經濟數據開始好轉的曙光。即便是持續低迷的日本,經濟總量剛剛被中國超過,世界第二的地位被取代,但憑借著企業和研究機構的競爭力優勢,該國的全球競爭力從去年的第8位升至今年的第6位,遠遠高於中國。不難想象,一旦國際經濟環境好轉,日本憑借這種優勢,很容易奪回排名。

  顯然,中國要在後危機時代繼續位居經濟強國之列,就有必要按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的提醒,著力補齊“教育質量、人力資源發展”等幾大短板,將之加長加厚,逐步打造出一個全球競爭力持久的巨桶,堅不可摧,韌不可斷。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