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外地政府、企業還直接開車進京“跑部前進”,排隊送禮,有的則委托公關公司代行,或者雇請快遞公司投送禮品,演繹了一場“公關大戰”、“送禮大賽”,交通不堪重負。有道是:“雙節送禮,熱了公關,火了快遞,忙了收發(室),樂了官員,癱了路面”。
傳統的中秋正在演繹成為集中的“送禮節”和“公款消費節”。由於傳統習慣,中秋送禮“名正言順,人之常情”。那些手握權力和資源的部門和要員成為“被公關”的重點,也不再是吃喝送月餅那麼簡單,而含有更深的意味和預期。
中秋公關送禮、商務送禮之風,推助了禮品市場價格年年攀升,刺激了各種購物卡、禮品卡節節創新,“不怕貴,越貴越有人買。”陽澄湖大閘蟹,近年成為北京流行的“中秋佳品”,大街小巷到處可見“陽澄湖”提蟹店鋪,最高價格的禮盒達3000多元。有的單位還從產地“空運”到京,直送“關係”單位。陽澄湖大閘蟹從上海熱到京城,成了中秋公關場上的奢侈禮品和享受尊品。
每個重要節日,中國大陸幾乎都發布“禁禮令”,制止公務員參與請吃活動和接受饋贈,但請客送禮之風依然強勁不衰。雖然市場經濟和商業交往需要一定的應酬和公關,但相比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同樣節日送禮,人家就顯得“低調”、“摳門”。日本公司基本都是“小額禮品”,意思意思,沒有像中國這樣“大規模、高價位、大手筆”,也沒有引來交通大擁堵。
從某種程度上說,愈演愈烈、豪華鋪張的“節日大公關”,也是對中國大陸黨政機關和公權部門廉潔建設的一種威脅,對社會風氣的一個衝擊,助長了奢侈浪費之風的蔓延。
節日送禮文化或節日公關成就了北京“節日交通”。中秋前夕“京城驚天大堵”,給北京人、中國人帶來了刺痛和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