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三家機構接連發布報告批評現行戶籍制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05 11:47:37  


  中評社北京10月5日電/在過去的13天內,有三家機構發布的研究報告都提及要改革現行戶籍管理制度問題。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和中國社科院財政和貿易經濟研究所發布的研究報告均認為,目前的戶籍管理制度造成了中國的“偽城鎮化”或“不完全城市化”。三份報告均建議進行相應的改革。

“戶口制度制約城鎮化”

  新京報報道,中國社科院財貿所發布的《中國財政政策報告2010/2011》認為,受中國城鄉分割以及戶口制度的約束,這種城鎮化尚是一種“偽城鎮化”。大量的農村產業工人,雖然居住在城市並被計算為城市人口,但其並不能同等享受到城市的各類公共服務,其收入水平、消費模式無法等同於一般城市人員。

  而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在9月25日和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在9月21日分別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在各自的研究報告中均提及這一問題,並提出了放開戶籍制度的改革建議,只不過在改革的節奏掌控上這兩份報告有所不同。

  人大經濟研究所的報告和中國改革發展基金會的報告也有類似觀點。人大經濟研究所的報告解釋說,城市人口的增量中,71.8%是農業戶口,但只要大部分農民工沒有在城市實現永久性定居,任何人口城市化指標體現出來的高城市化率都是“偽城鎮化”或“不完全城市化”。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的研究報告《中國發展報告2010》中提出,中國城市化目前仍處在“半城市化”狀態。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楊偉民解釋說,我國現有城市化率的統計口徑,包括了1.45億左右在城市生活6個月以上,但沒享受到和城市居民等同的公共福利和政治權利待遇的農民工,也包括約1.4億在鎮區生活但從事務農的農業戶籍人口,這些並沒有真正轉變身份的人口約占城鎮總人口的一半。

吸納農村人口消除“偽城鎮化”

  在13天的時間裡,三家研究機構均對目前中國的城市化中忽視進城農民工的做法提出了質疑。其中“偽城鎮化”“不完全城市化”和“半城市化”在內涵上均涉及現行戶籍制度。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的這份報告表示,目前中國的城鎮化更多地表現為一種“偽城鎮化”,未來政策上重要的是消除這種“偽城鎮化”,主動吸納適合到城市居住的農村人口,尤其是農民工及其子女。

  人大經濟研究所的報告認為,由於中國勞動力由無限供給轉向短缺的時代已到來,勞動力短缺必然帶來勞動者工資上漲。通過戶籍制度改革將城市戶籍所對應的公共服務覆蓋到來自農村的流動人口後,吸引更多的農村人口入城並遏制勞動力成本過快上漲。

  《中國發展報告2010》主筆之一楊偉民在解釋報告時也表示,在城市化過程中應該對農民工實行保留戶籍、總量控制,放寬條件,逐步推進的方式。這種方式應該是城市政府所能接受的辦法。

■ 相關新聞

國家統計局:推進城鄉住戶調查一體化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日前表示,今後中國的統計體系應提高統計調查的科學化,建立健全基本單位名錄庫,完善統計指標體系,加強社會、科技、資源、環境統計,實施企業一套表統計報表制度,推進城鄉住戶調查一體化。

  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日前刊發了馬建堂接受聯合國亞太經社會秘書處統計司《統計通訊季刊》採訪問答錄。他表示,未來10年亞太區域各國統計發展的核心是提升各國統計能力。中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將加倍努力,盡快趕上發達國家的統計工作水平。

  馬建堂表示,亞太區域應盡快研究制定統一的區域統計標準,以適應本區域未來發展的要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