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的發展當如何實現“包容性增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1 09:43:21  


 
  面對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嚴重失衡問題,中共當局有意藉制定新的五年發展規劃之機,找尋全面解決的方案。中共當局目前提出概念,是用“科學發展觀”,全面轉變發展方式。中共領導層用的“科學發展”概念,不等於“包容性增長”。

  “科學發展觀”是高度政治化的執政理念,其基本內容,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科學發展”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而“包容性增長”更多地是一種發展戰略的思考。在政策層面,以“包容性增長”主要是透過高速、有效以及可持續的經濟增長,來爭取最大限度地創造就業與發展機會,確保民眾有基本福利保障;整個發展過程,希望確保民眾能機會平等、公平參與。

  目前的問題,不是中共“十二五規劃”建議稿,能否寫進“包容性增長”這個概念,而是在確定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之際,如何把“包容性增長”理論,融匯進入中國發展實踐。目前對“包容性增長”共識,大致是發展必須具備包容性、可持續性及更為民眾所認同。與此同時,對中共的“十二五規劃”建議,也有三方面期待。

  首先一個期待,是胡錦濤提出,要“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這與“包容性增長”講的民眾的認同感相近。因此,從“十二五規劃”開始,由壓民生保經濟增長的規劃,轉變為經濟增長和民生齊頭並進的規劃,是必走的一步。

  其二,“包容性增長”強調的,主要是解決社會公平和正義問題,縮小各方面差距。中共“十二五規劃”建議,一大重點內容是講社會和諧穩定。中共理當痛定思痛,社會和諧穩定不能靠專政式“維穩”,而要靠公平的社會建設、法治的社會管理。“包容性增長”的“確權”概念,最應引入。

  再一大問題,是執政當局希望經濟能長期平穩較快發展,這當然需要以轉變發展方式的安排,來強化結構的調整,實現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同時以“包容性增長”的研究看,中國現行發展模式,本身就是不可持續的,必須經由發展方式的轉變,引伸到發展模式的轉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