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革命家到精英”中國領導人轉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2 08:02:52  


 
  第二代最高領導人鄧小平(1904-1997年)在很多方面和毛澤東形成鮮明對比。他雖然和毛澤東同屬於革命一代,但毛澤東時代的中國非常貧窮,而鄧小平則是打造當今富強中國的主角。鄧小平在毛澤東逝世後擔任中國最高領導人,但他和毛澤東不同,沒有國家主席和總書記的職銜,他只是在1990年之前擔任了中央軍委主席。和堅持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紅)的毛澤東不同,鄧小平重視實用(專)。鄧小平於1978年選擇改革開放路線,從此之後,中國從沉睡中覺醒,創造了驚人的高度增長業績。身材矮小的鄧小平經歷了文化大革命時期遭到批鬥的苦難後,像不倒翁一樣東山再起,並且總是面帶微笑,因此被尊稱為“小巨人”。鄧小平從未在公開場合指責毛澤東,這種大氣也是他的一個優點。

  中國最高領導人從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開始,與前任發生了本質變化。因為,從江澤民開始,最高領導人的類型從革命家型轉變成精英人物。1989年6月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是“技術治國型領導人”的鼻祖。江澤民不是革命一代,但他畢業於名牌大學,成績優秀,所以不斷高升。江澤民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歷任國務院電子工業部部長、上海市市長等職務。眾所公認,江澤民帶領中國經濟保持高度增長趨勢並順利從革命一代過渡到非革命一代。可以說,他是“妥協型領導人”。

  第四代領導人胡錦濤也是“技術治國型領導人”。他就讀中國名牌大學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時期,直到畢業除了一科之外,全部學科都獲得滿分。他的性格是典型的外柔內剛。他平時為人謙虛、謹慎,懂得等待機遇。胡錦濤的最大優點可以從“集體學習”中找到。他經常組織進行集體學習,率先提出議程,說服反對派,不斷壯大勢力。中國之所以能在胡錦濤時代順利成長為和美國並駕齊驅的強國,和胡錦濤的“集體學習領導力”密不可分。

  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化學系的習近平如果成為第五代最高領導人,會和兩位前任一樣成為“技術治國型領導人”,與此同時他還將是“第一位中國元老政治家子女出身的最高領導人”。但是,習近平和大部分高官子女不同,他的父親在文革時期受到政治迫害,因此他也一同經歷了苦難。習近平的父親是前國務院副總理習仲勛。眾所周知,習近平平易近人,是一位實用主義者。

  當今中國面臨著重大課題,包括地區之間收入差距拉大導致社會矛盾激化,國民收入提高使國民的民主化呼聲越來越高等。中國應該尋求新的增長模式。習近平能否發揮“包容性領導力”,帶領中國平安到達目的地備受世人關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