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奧巴馬亞洲行的經濟與戰略意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9 07:48:26  


美國外交與安全政策的重心,歷經小布什重歐偏亞的過渡時期,已從歐洲轉到亞洲。
  中評社台北11月9日電/美國總統奧巴馬5日~14日走訪印度、印尼、韓國與日本四國,其間並將參加首爾20國集團(G20)峰會與橫濱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奧巴馬這次亞洲行含有多項經濟與戰略意涵。 

  旺報社評指出,首先,奧巴馬此行是他任內首次以經貿為主的出國訪問行程,目的在於拓展美國產品出口、海外經貿投資機會,以及為美國人民創造工作機會。這對於原本就帶點反商主義的民主黨政府是一個重大改變。問題是,經過全球金融海嘯洗禮之後,美國經濟卻仍復甦緩慢,接近10%的失業率,雙項赤字(聯邦預算赤字與貿易赤字)居高不下,讓美國人民大為失望。 

  如果奧巴馬政府再不拿出有效的紓困與救經濟的具體辦法,目前美國不死不活的經濟不無可能出現“失落的十年”。而期中選的重挫,更是對奧巴馬的當頭棒喝,若是再不改弦易轍,不但他兩年後的連任無望,而且他的歷史定位也將注定為倒數美國總統之一。 

  從經貿的角度來看,奧巴馬的印度行無疑是重中之重。訪問首日,他在美印商會發表演說,強調印度擁有12億人口,未來10年可能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將為美國製造為數可觀的工作機會。演說後,奧巴馬和印度簽署了價值100億美元的貿易協議,為美國創造5.36萬個工作機會。 

  其次,此行也彰顯美國經濟的未來在亞洲,而且美國國家利益從現在到未來都與亞洲密不可分。事實上,除了前美國總統克林頓之外,從雷根、老布什到小布什,美國都逐漸增加對亞洲事務關注的比重,小布什甚至在調整全球軍力期間,將原先部署在歐洲的重型軍事裝備移防到亞洲。 

  奧巴馬政府準備接手執政前,也曾對美國的海外情勢做過評估,認為美國最需要投注更多人力和物力的地區就是亞洲。 

  可以確定地說,美國外交與安全政策的重心,歷經小布什重歐偏亞的過渡時期,已從歐洲轉到亞洲。奧巴馬的國安團隊認為,美國過去為歐洲與中東付出過多心力;但就長遠看,關注中、日、印度和其他亞洲國家的經濟、政治與戰略動向,對美國的利益更加重要。問題是,美國目前經濟陷入困頓期,無法對亞洲挹注資金,只能一方面透過軍事力量的展現,警告崛起的中國不可侵擾四鄰,一方面為亞洲盟國與夥伴國家提供精神上的支撐。 

  第三,奧巴馬此行將會以實際行動來展現美國對亞洲盟國與夥伴國家的支持。例如,對於日本,美國將在APEC峰會重申雙方安保條約與軍事聯盟是東亞和平穩定的支柱。在支持自由貿易的共和黨掌控眾議院之後,2007年簽訂後即延宕至今的美韓自由貿易協定將可望在不久之後由美國國會通過,有助於奧巴馬達成美國對韓國出口5年倍增目標。 

  有爭議的印度採購波音客機案,在奧巴馬訪問期間,達成出售33架波音727客機及10架C17運輸機協議。此外,兩國還達成高科技武器協議銷售協議,滿足印度國防需求。 

  近年以來,美國已將印尼視為夥伴國家,據白宮國安會亞太資深主任貝德說,奧巴馬將會與印尼在國安、經濟和人民交流上進建立廣泛的合作。 

  最後,奧巴馬這次未將中國大陸納入行程,不少人認為這顯示對北京的不滿。我們認為儘管奧巴馬宣稱他會在每一站提出人民幣匯率的問題;但是這與是否將中國納入行程並無直接關係。事實上,過去兩年多來美中兩國領袖已經會面多次,無需在這次增加中國行程。何況奧巴馬在首爾G20會議期間,還會安排與中國領導人胡錦濤的雙邊會議。 

  更重要的是,美中兩國自從去年11月公布“聯合宣言”後,雙方對“核心利益”與人民幣匯率的爭議一直不斷,既然一時之間解決不了這些爭議,倒不如把爭議暫留待兩國各方作更多層次、多管道的對話協商徐圖建立共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