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貨幣政策針鋒相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8 09:38:21  


美國叫囂人民幣升值有用嗎?
  中評社香港11月28日電/美國《世界日報》11月27日載文《中美貨幣政策針鋒相對》,摘要如下:

  美國的第二階段量化寬鬆(QE2)被中國視為是極不負責任的貨幣政策,因應此一變局,中國貨幣主管當局只有不斷進行衝銷政策,今年以來已有五次調升存款準備率,並自11月29日起,將再次調升存款準備率0.5個百分點。中美兩國之間貨幣政策的針鋒相對,須要找出相互協調的路線,才不致互相牽制。 

  因應通貨膨脹的壓力,中國政府已在今年先後五次調升存款準備率,今年1月28日升至16%,2月25日提高至16.5%,5月10日調整為17%,11月16日再增至17.5%,11月19日晚間則宣布,自29日(下周一)再度調高0.5%至18%。中國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在最近針對中國貨幣政策相關談話中,對外資普遍認為中國短期會升息的看法表示,存款準備率還可能繼續提高,但升息空間則有限。 

  中國自今年以來,在貨幣政策上面臨明顯的轉折,並把因應通膨視為頭號大敵。然而,由於對出口增長的迷思,因此,人民幣就被迫站在抗升值的一方,以致面臨人民幣匯率與通膨的雙重壓力。簡單地說,為了避免人民幣的升值,但在心理預期下,就必須不斷在外匯市場買入美元,結果不可避免地會在外匯市場上放出龐大的人民幣。這種擴張性貨幣措施與對付通膨背道而馳,只好再利用貨幣政策作衝銷。 

  由於大陸外匯市場持續出現金額龐大的買入美元,自然也就造成貨幣供給跟著持續增加的壓力,這也是造成今年以來五度調升存款準備率的原因。每次調升0.5個百分點,使今年初16%的存款準備率已推升到18%,再加上上次把部分大型銀行的準備率拉高,故遂有已達18.5%至19%準備率的銀行。以這次為例,一次性調升準備率,大致上可凍結3000多億人民幣,對收縮通貨有一定效果。不過,以吳曉靈副主任委員的說法,準備率還可能再升,就可推知人民銀行所承受的通膨壓力超乎想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