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房地產市場“強強博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27 07:59:52  


 
  用降價多少來衡量官方調控房市的成敗,多少有些片面或誤讀。因為,在地方政府仍依賴土地財政、國內外熱錢隨時可能湧入房地產市場的大背景下,官方能摁住中國一線城市房價快速上漲的勢頭,已屬不易。

  降價並不是官方調控房地產市場的主要目標,官方也沒有提出過房價應該下降多少。按照李克強的說法,官方的目標是要完善住房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滿足普通民眾的住房需求,要通過財稅、金融、土地等政策調節,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抑制投資投機性住房需求。

多數人買不起

  這些調控措施如果落實,泡沫明顯的中國一線城市房價應該有所下降,至少不會再快速上漲。但對於廣大中低收入者來說,房價的漲跌已經和自己關係不大,因為即使城市的房價大幅下降,他們中的大多數仍然買不起,有些人甚至也租不起。

  中國實行住房市場化10多年來,巨額收益讓地方政府不願把土地、尤其是位置較好的土地投向保障性住房,廣大中低收入者也被拋入市場去尋找住所。在權貴和富有階層因樓市繁榮而迅速積累財富的時候,中低收入者要麼當房市的看客,要麼淪為“房奴”。

  房價與占人口大多數的中低收入者不相幹,早已不僅是經濟或民生問題,更是關係到社會能否穩定的政治問題。高層近來之所以不顧一些地方政府和任志強們明裡暗裡的推諉干擾,強力整頓房地產市場,主要目的是讓大多數人能住有所居,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基本保障。這遠遠超出了“兩強博弈”的利益糾葛,而回歸到政府的良知、職能和責任等基本政治理念。

  要讓大多數人住有所居,抑制投機、調控房價其實只是規範房地產市場的一方面,官方更重要的工作是為廣大中低收入者提供保障性住房。李克強十分清楚,大規模建設保障性住房不僅是社會穩定的需要,也是最終理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治本之道。由於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設上往往都欠賬巨大,且缺乏還債動力,中央必須下大決心、花大力氣才能推動他們承擔這部分責任。這是今年8月以來,他頻繁在各地考察、督促地方政府按時按量興建保障房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興建保障性住房才是房地產市場調控最為艱巨的部分,因為與任志強代表的逐利地產商相比,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是中央調控房市面臨的更“強”的對手。因此,中國房地產市場上的“強強之爭”不僅是李克強與任志強,也是李克強所代表的中央與地方“豪強”之間的博弈。

  在今年建成580萬套保障房的基礎上,中國近日宣布將明年的保障房建設規模從680萬套大幅提升到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工程投資將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約2000億新元),達到全國房地產投資規模的20%。看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強強博弈”中,李克強的砝碼在增加,勝算也在增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