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復甦中,中國經濟“脹痛”不可輕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30 07:53:50  


 
  耐人尋味的是,今年的中央經濟會議決定的明年宏觀政策出發點還是“管理通脹預期”,說明中央並沒把通脹看作壓倒一切的重大衝擊,依舊認為經濟下滑的威脅要比通脹預期上升的威脅來得嚴重。其實,決策者一直慎用加息等貨幣政策(加上年底的最新一次,今年中國也才加息兩次,且相隔兩個月),主要就是擔心下藥太猛,會衝擊剛從金融危機中喘息未定的製造業等實體經濟,令經濟陷入通縮。這也就不難理解,北京不斷強調現有通脹是暫時的、結構性的、可控,更敢間接提高對通脹的容忍度,將明年的CPI漲幅控制目標設為4%左右——畢竟,中國政府有較充足的應對通脹經驗,成功平息過1988年、1994年、2007年由高通脹引發的搶購潮等社會危機。有此,明年的經濟增長目標連續7年鎖定為8%左右這個心理底線,而未按輿論所料進行弱化,也就不出意料了。

  不過,2011年步入中國“十二五”開局之年,儘管經濟增長的有利因素不少——四萬億投資計劃依然會產生後續帶動作用;“十二五”規劃將帶來新一輪基建項目,刺激投資增速提高;尤其是消費擴大,形成內需增長動力,但擺在中國決策者面前的形勢並沒有“簡單”多少。按照傳統經濟學定義,發達經濟體經濟從2009年末就開始步入復甦軌道,但多數發達國家2010年實體經濟恢復緩慢,失業率居高不下,消費者信心不足。歐洲國家普遍存在嚴重財政赤字和高額負債問題,更因希臘、愛爾蘭等國主權債務危機發生而沉重打擊了歐洲經濟復甦的信心。西方國家都意識到了依靠發展虛擬經濟來支撐負債消費的經濟增長模式難以為繼,紛紛提出重建實體經濟。只是這項結構性調整短時間內在任何一國都很難見效或完成。

  因此可以預計:西方發達國家會繼續實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不遺餘力地擴大貨幣投放,刺激經濟復甦。這就造成美歐等發達國家與中國等新興國家之間明顯兩極化:前者普遍低利率、低通脹、經濟低增長但流動性過剩;而後者則是低利率、流動性過剩和經濟高增長、高通脹預期並存,面臨的輸入性通脹和熱錢威脅越來越大。在全球“滯脹”危機日趨成形之際,中國對保增長的重視高過抑通脹,會否埋下深層隱患?

  中國確定明年財政與貨幣政策一鬆一緊,顯然寄望以時間、以控制物價來逐漸消化通脹: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來滿足正常供給,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同時通過穩健的貨幣政策來抑制投機炒作性需求。誠然,抑通脹向來與保增長被視為處於“蹺蹺板”的兩端,要尋求其動態平衡本非易事,中國的政策已具一定平衡藝術。但4萬億元投資留下的貨幣超發問題還在讓人頭痛,“十二五”擴大消費推動經濟增長的思路又會帶來信貸大規模擴張,在短期與抑通脹目標存在衝突,何況還有外部龐大的流動性虎視耽耽。中國目前的通脹問題遠勝以往,明年應採取更積極尋策化解,以防“脹痛”生成中國經濟的心腹大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