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胡奧會前瞻:直面戰略衝突 尋找妥協之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9 07:58:59  


 
  當然,在緊鑼密鼓為中美高峰會造勢的同時,中美之間也出現了不諧和的音調,這主要是中國在蓋茲訪問之際,高調試飛殲20隱形戰機,刺激美國很大,以至於在胡錦濤對他做了解釋之後,蓋茲到了東京,仍然耿耿於懷地表示,中國的軍事技術進步超出預想,將嚴重挑戰美國在亞太的實力,因此美國有必要在亞太地區重新進行軍事部署,以抑制中國。

  不管是中方的柔性訴求還是美國的謹慎警告,胡錦濤訪美之際的大環境是雙方示好,但又難以迅速建立深度的信任關係。無論是崔天凱還是希拉里,都沒有涉及為何中美兩國破冰近40年,建交30多年來,為何仍然無法真正走到一起?對此,還是中美關係的建立者,碩果僅存的季辛吉博士講得最坦率,那就是中美缺少共同理念,建構全球秩序。他認為,中美關係不能有鐘擺效應,從外交走向零和遊戲,為了避免中美冷戰,雙方必須走出自己的“傳統經驗和價值觀”,才能有效調節不同,形成共識。

  其實,中美之間不需要用漂亮的辭藻來掩蓋分歧,這些分歧涵蓋各個方面,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而是應該努力在“不同”中建構“妥協”的平台。中美都是超級大國,儘管有所謂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區別,但是,雙方的全球戰略具有無法避免的“內在衝突”,更何況制度的差異,導致這種衝突的“嚴重性”遠遠超過美國和歐洲、美國和日本,甚至美國和中東國家之間的矛盾,美國人還會聯想美中未來的衝突是否會再現當年“美蘇”之間的冷戰衝突。因此,中美雙方都不要回避矛盾,應該直面現實,找到避免衝突的最佳途徑。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中美雙方都還是按照老的思路行事,那就是假手別人,來行遏制目的。具體來說,美國就是要用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的力量來制衡中國,而中國則利用朝鮮、緬甸等國家來反制美國。這樣做,就會讓中美之間的“矛盾”變得複雜,多方角力,多方糾纏,甚至有可能演變到不可控制的局面,這次朝鮮半島危機就是證明。

  因此,這次胡奧高峰會,應該建立“實事求是”的雙邊關係,把問題都攤到桌面上來,中美之間的問題,就在中美之間協商解決,然後雙方承擔起維護區域和平穩定的責任,並在全球性的議題上,尋找季辛吉博士所說的“共同理念”,循序漸進,最後建構起共贏的全球秩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