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華社:“中國威脅”還是“威脅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01 14:35:28  


  中評社北京2月1日電/新華社1日發表評論說,最近,關於中國在世界舞台的角色是否已經發生改變的討論又開始升溫。在剛剛結束的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個別歐美政經界人物更大放厥詞,稱不斷上升的中國經濟,對全球商業圈來說始終是個“巨大的威脅”。

  這種出於冷戰思維而散佈的所謂“中國威脅論”,不僅與事實明顯不符,更嚴重挑撥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關係。

  2010年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之間的確呈現出不同的發展勢頭——一方面,努力復甦中的美國失業率居高不下,歐洲深受債務危機的困擾,日本經濟復甦步伐依然疲軟;另一方面,以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儘管面臨著資產價格暴漲、通脹形勢嚴峻等挑戰,經濟繼續保持了平穩較快的增長。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1月發佈的數據,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初步測算約為39.8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3%。部分西方媒體於是大肆渲染,稱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總量已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形成對美國的巨大挑戰”云云。

  文章說,中國經濟規模是否已真的超過日本,仍然有待兩國最後核算的官方數據出爐後才能進行比較、研究和確認。但單單就中國目前已公佈的數據而言,中國經濟也並非一帆風順,在經濟結構、節能減排、人均收入、貧富差距、環境保護、改善民生等方面,中國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而這些挑戰,被渲染所謂“中國威脅”的人士有意無意忽略了。

  炮製“中國威脅論”人士很少提及另外一點:按照各個國際經濟組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排序,中國的排名都在全球第100位以後。

  事實勝於雄辯。不斷發展的中國經濟,不僅僅不會“威脅”世界,反而為目前正在復甦中的全球經濟提供了重要支持。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海外不同機構的研究成果表明,過去1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通過貿易渠道、資金流動、旅遊業等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中國對全球GDP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20%,對世界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目前更位居全球第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