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西方在中國逐漸強大的問題上自欺欺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22 08:29:22  


 
美角色眨眼間改變

  第一次世界大戰伊始,隨著歐洲開始燃起戰火,巴拿馬運河為海上航運打開了通道。與此同時,新世界——美國——卻在控制公海。這必定是屬於美國的一個世紀,而巴拿馬運河的開通是再明顯不過的佐證。

  時間幾乎過去了100年,來看看我們現在的情況。美國依然是世界頭號經濟體。談到商業和軍事力量,美國也當仁不讓地穩坐第一把交椅,雖然大家都明顯感覺到有些事情已經不同了。

  在我的有生之年,美國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眨眼間已經改變了——從所向無敵、權威極少受到質疑的超級霸主,變成一個迅速衰落的君主,雖然名義上還在掌權,但已被普遍視為不可避免的世界格局變革的擋路石。

  這種明顯的變化與美國從世界最大的債權國淪為世界頭號債務國同時發生——後者也是美國地位衰落的一部分原因。英國和其他幾個“先進的工業國”與美國一樣,其資產負債表迅速發生了逆轉。

  哥倫比亞是美國最親近的南美盟友,但就像哥總統胡安.曼努埃爾.桑托斯上周在討好中國時說的那樣,“亞洲是世界經濟的新引擎”。近幾十年來,這些地緣戰略趨勢——東方崛起、西方衰落——日趨明顯。但西方世界的“次貸危機”加速和加深了這種趨勢。

西方還在自欺欺人

  本周末,所謂的二十國集團(G20)在法國巴黎召開會議。短短幾年闖,這個擴張後的集團(包括印度、南非、中國等國家在內)已經宣告八國集團(G8) 的滅亡。

  雖然西方接受外交格局的重新安排,我們的表現卻仿佛外面世界一成不變、依然如故。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二十國集團峰會上大聲宣稱:“一些國家蓄意壓低本國貨幣幣值,這造成了不均衡且不可持續的全球支出模式”。

  伯南克此言意指中國,他在重申西方的觀點,即我們的災難都是因為北京不願讓人民幣更快地升值(自2007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已經升值20%)。看到伯南克的發言,除了西方經濟學家,幾乎每一位經濟學家的反應都是:“你在跟誰開玩笑?”

  談到匯率低估,近年來美國的“強勢美元”政策其實是一篇研究如何讓一國貨幣保持弱勢的論文。現在美國和英國都採取“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這相當於上世紀30年代損人利己的貨幣貶值政策的翻版。

  美國的想法是:在相對較高的勞動力成本下,不僅要盡可能地讓美國出口保持競爭力,還要對債權國實施“軟拖欠”政策,以減少美國債務的實際價值。伯南克在二十國集團峰會上的言論騙不了任何人。但它確實提醒了世界其他地區:西方還在繼續自欺欺人。

  中國在兩大洋之間修建“幹運河”作為其通往拉美大門的計劃也許不會變成現實。但中國的影響力及其經濟實力正呈指數級增長。去年中國向新興國家提供的貸款甚至超過了世界銀行。北京能夠提出在美國的後院、穿過一片具有無比重要之戰略意義的地帶修建一條新的跨大陸鐵路線,並且該提議得到對方的認真考慮,這本身就足以說明一切。

  全球勢力均衡正在無情地發生改變。西方世界必須接受這個事實。但就像二十國集團峰會展示的那樣。我們提出的政策和作出的決定都是旨在否認而非去適應這個新的現實。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