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稻葵:“十二五”中國改革以草根為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3 19:55:40  


李稻葵發表演講後遭記者圍堵。中評社記者攝
  中評社香港3月23日電(記者 羅德儀)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指出,中國現正面對多方面的問題,包括國民收入不平均,教育水平提升令年青人參與政治和公共事務的意識提高,社會的不滿情緒亦透過互聯網加深。未來5年中國需集中解決社會張力上升的問題,“以草根改革為本”,聽取人民的聲音,重視社會福利。

  李稻葵23日在香港出席由科技大學舉辦的中國經濟論壇時指出,他不同意有關中國改革開放步伐放慢的說法,因為中國正在以新的方式和機制來發展經濟。中央提出“十二五”期間全國GDP增長只要7%,且推出房產稅和限購令,就是要給地方政府提個醒、敲個警鐘:不要為了盲目追求GDP而罔顧民生,各個地方尤其是經濟規模已經很大的省份,沒必要都搞到10%。

  他提出,要走出GDP崇拜,就應改變地方領導提拔的標準,政績的評核應從GDP轉為老百姓的幸福感;同時改變地方的財政體制,中央應給予地方更多的、沒有約束的轉移支付,不讓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直接跟當地的GDP掛鉤。此外要增加公共輿論的監督,把老百姓的看法也納入到地方政府的施政裡來,一步一步改變政府的行為。

  “中央的決心是有的,百姓的呼聲是有的,差的是中間的體制改革這部份。”李稻葵相信,未來5年,中央將會以非常大的力度推進地方財政體制改革。

  對於人行上周加銀行存款準備金率,身兼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的李稻葵指,未來是否再調升需根據經濟形勢再決定,但日本大地震對世界經濟造成一定的影響,部份發達國家可能會持續寬鬆貨幣政策,令內地面對熱錢流入的壓力增大。他認為,人行會繼續透過息率、匯率、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及窗口指導等進行調控,不過預料今年下半年,發達國家將為應對通脹加劇而加息,內地的熱錢流入壓力將得到舒緩。

  李稻葵說,目前內地已有近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對經濟發展帶來了不穩定因素,因此內地正著眼推動人民幣可自由兌換,令資金可以流往香港或其他市場。

  他指出,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發展前景理想,但目前最欠缺的是金融工具,需增加人民幣計價的債券及股票,此舉有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也可淡化人民幣存款息率相對偏低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