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金磚五國超乎經濟結盟 政治性已露出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18 22:56:56  


  中評社香港4月18日電/美國世界日報18日社論說,金磚四國一辭,是由高盛資產管理主席奧尼爾在2001年首次提出,以代表巴西、俄國、印度和中國的首個字母組成BRIC,與“磚”(Brick)字相近,代表四個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兩年後高盛且在報告中指出,四國會在2050年超越英法德義四國,在美國後面,躋身全球幾大經濟體系;去年底再加上經濟體積較大,增長最快的南非,變成金磚五國BRICS。 

  社論說,2006年四國領袖在俄羅斯會面,才第一次有合作平台;第三次的會面在三亞,變成加大版的經濟舞台,會面變成會議,不再是“口水”會議,而是有一個實質協議:“金磚國家銀行合作機制金融合作框架協議”,進行發債、企業上市活動,以至資本市場的合作,不再是單純的建議式構思,而是有實際的內容與行動。 

  會前北京方面表現不算高調,差不多是官方的《環球時報》只表明這是經濟合作,不構成霸權主義,對全球經濟有利;但會後卻相當高調地發表宣言,有四點是關乎經濟改革的: 

  第一點是“支持改革和完善國際貨幣體系,建立穩定、可靠、基礎廣泛的國際貨幣體系”;暗指美國不能承擔穩定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責任,因此美元不應是主導的貨幣。 

  第二點是,因此應當鼓勵討論“特別提款權”(SDR)問題。就此,北京在會議中有提及,人民幣要繼美元、歐元、英鎊、日圓,納入“特別提款權”的籃子貨幣;可惜得不到很大的支持,因為大陸至今仍未能開放國際收支中的資本賬。 

  第三點是為免被不斷貶值的美元拖累,五國同意以本國貨幣,而非美元建立共同信貸額度與授信合作。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亦於今年向金磚國家發放100億元人民幣貸款,人民幣亦藉此變成區內的交易貨幣,有助於人民幣的國際化。 

  第四點是促進國際金融機構改革,建立公平經濟秩序,提升新興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會等國際組織的議事權與代表性,明顯對中國大陸較為有利;五國並要求加強監管商品衍生產品與糧食安全。 

  以上四點,都是針對美元以至美國及其盟友的,這無疑是經濟問題中的政治課題;在宣言中的最後兩點,更表露無遺。 

  第五點是反對在利比亞和阿拉伯世界使用武力。無疑大陸在利比亞的投資是相當龐大的,而聯合國的安理會內,美英法成了主導。 

  第六點是基於上述原因,要求安理會進行改革,給予新興國家更大的發言權。 

  社論說,政治性已露出來了,北京還想多打政治牌,在安理會內的15國,金磚五國已占了五國,若加上中立的波士尼亞、加彭,弱勢的葡萄牙,形勢很易會倒過來;還有,在國際政治擂台上,北京需要更多盟友,上海合作組織太偏,博鰲亞洲論壇太泛,不若金磚五國的實際。 

  金磚五國占全球面積三成,人口超過四成,生產總值接近兩成,經濟增長率占全球的四成半,因此金磚五國的顯示實力,指日可待,可望超美趕歐。但不要忘記,五國的人口比美國多近十倍,就算超美,真正實力仍未能超美;還有,國與國之間的矛盾永遠存在,印度、巴西與南非是民主國家,制度與中俄有別;俄國、巴西與南非是資源出口國,與中印有異。人均生產值方面,俄國最高,有1萬美元左右,巴西與南非,比中國高一倍左右,而中國又是印度的一倍。這類矛盾與差距,又會否如北京所言,較易解決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