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高通脹和經濟增長放緩都會給中國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他說:“你知道,我們可能會遇到類似1989年的境況,通脹嚴峻,民眾開始抗議。但是,控制通脹的強有力措施會導致經濟增速放緩,會讓局勢每況愈下。”
中國政府公布的另一項數據顯示,中國2011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速達到9.7%, 在全球經濟表現中獨占鰲頭。
雖然中國政府一直表示,西方國家的接近於零的寬鬆貨幣政策以及正在上漲的石油和糧食價格導致了中國的通脹,但是,經濟學家們認為,中國通脹的根源是中國應對經濟危機所採取的經濟刺激政策。格特肯說:“至於原因,中國政府只能責怪他們自己,因為最近幾年,中國的貨幣供應顯著增加,信貸也在急速增加。雖然政府在2011年採取了一些收緊的措施,但是問題是銀行和一些公司總是能找到辦法繞過這些限制,繼續提供信貸, 並超出了管理機構的控制能力。而同時政府也並沒有全力實施收緊政策,因為他們擔心收得太緊,會讓經濟減速。”
華盛頓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的中國經濟學家菲利普.利維 (Philip Levy)認為,中國貨幣的低匯率也是造成資本流入的一個原因。他說:“我想,中國的一個問題,儘管他們在盡最大的努力,但是他們讓匯率保持在一個較低的位置,只能是吸引了更多的資本流入中國,使得貨幣供應增加,這也給通脹帶來了壓力。”
利維認為,中國的實際通脹率可能高於官方的數據。
《紐約時報》指出,高通脹正在危及中國作為世界上低成本製造工廠的地位。如果中國政府遏制通脹的努力結果導致經濟發展受挫,那些依賴中國增長的國際貿易將受到影響,無論是通用電氣那樣的大跨國公司或是智利銅礦工人都將深受其害。
利維這樣解釋高通脹將終結廉價中國產品:“從中國作為供應國的角度來說,你需要看看價格明細表、匯率情況以及生產率狀況,不過,中國生產率提升的速度也很快。一種辦法是,不通過改變匯率來作出調整。即便是匯率不調整,中國的價格上漲,也會有那樣的結果,就是使得中國產品更加昂貴,而相比之下,世界其他地方的價格就會相對便宜。”儘管如此,利維並不認為迅速讓人民幣升值是一個可選的辦法,因為這將讓經濟增長“休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