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貿易條件變差 中國怎麼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05 10:52:20  


 
  部分由於價格上升,現在中國進口中,初級產品的份額日益增大,中國貿易條件與初級產品國際價格的關係更加密切。

  在2002年以前,按美元度量,初級產品平均價格相對於美國CPI的大趨勢是下降的,20世紀70年代有一波顯著的上升。2002年以來,初級產品的相對價格快速上升,到現在,金屬材料相對價格上升的幅度,已顯著超過了20世紀70年代的幅度。而2002年以來,也是中國城市化進展最快、投資率最高的時期。以中國自身的指標度量,2002年以來的情況並不是特別突出。但是,在此期間,中國經濟在國際經濟中的份額快速上升,中國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份額更快上升。2002年至今,進口實物量的增長率平均為16.9%,約三倍於除中國外世界其他部分的經濟增長率。這個情況,與20世紀70年代東亞經濟快速增長的影響類似。

  在中國,低利率也是一種政策傾向,過去30年的真實利率平均為0還弱。以前,由於國際影響不大,低利率造成的扭曲基本限於國內。現在,除了國內影響之外,低利率導致的需求扭曲,在很大程度上演變成了初級產品的進口需求,成為初級產品進口價格上升、乃至貿易條件惡化的重要原因。

  不過,貿易條件變差引起的順差下降本身雖不是好事情,但也間接引發了一些可能促成有利變化的因素。最主要的是,順差下降使本幣升值的趨勢弱化,給提高利率留下了比較大的空間。

  過去幾年中國抑制利率的一個考慮是國內外利差造成更多熱錢進入,如果預期的匯率趨勢發生變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熱錢進入。在這個基礎上,利率可以多上升一些。這裡說的主要是宏觀調控政策的結構性變化,短期的調控總力度是另外的事。在總的調控力度不變的情況下,提高利率的同時可以減少行政性管理,少提甚至降低準備金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