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基辛格:對中國人施壓 徒勞無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24 10:35:50  


 
  毛澤東與中國歷史上的領導者持有一個相同的觀點:中國跟其他國家不一樣。它有著世界1/5的人口,是“中國”:中央之國。有時候它甚至就像“天下”:普天之下的土地。對這樣一個帝國來說,最好的外交政策就是“讓蠻子跟蠻子打”。如果這種政策行不通,那麼就接納最強大的蠻族並教化他們(就像對滿族那樣)。

歷史靈感與智慧

  “既專橫又強大……既無情又冷漠,既是詩人又是鬥士,既是先知又是禍患”——毛澤東真正的偶像不是列寧,而是專制的、焚書坑儒的秦始皇,後者在公元前221年統一了中國。基辛格寫道,類似地,當今一代的中國領導人則從孔夫子的教導中獲得了靈感。他說,他們的目標不是稱霸世界而是實現大同。
 
  這觸及到了問題的核心。1971年,當基辛格第一次訪華時,美國經濟差不多是中國的5倍。40年後,由於毛的繼任者鄧小平開啟了工業革命,中國可能在今後10年內超越美國。這是蘇聯遙不可及的目標。不僅如此,中國現在是美國債券在海外的最大持有國,這些債券構成了中國3萬億巨額外匯儲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會怎麼使用它新掌握的經濟影響力,這也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沒有哪個美國人比基辛格更有資格回答這一問題,因為他同四代中國領導人打過交道。

  《關於中國》最發人深省的觀點是心理學方面的。它提出了對中國精英和美國精英巨大文化差異的擔憂:中國精英可以從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尋找啟發,而美國精英能參考的歷史只有兩百年多一點。在基辛格看來,通過制裁來報復中國是非常幼稚的:“對於一個圍繞不同理念建立起來的古老文明來說,西方關於人權和個人自由的概念可能是難以直接理解的。我們也不能對中國人歷來對政治動蕩的擔憂嗤之以鼻,認為這是一種過時的荒唐想法,只要通過西方教化來‘糾正’就行了。”正如中國能講英語的領導人——江澤民——在1991年對基辛格所說:“我們從來不屈服於壓力……這是一種哲學原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