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概念股在美遭遇滑鐵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13 09:14:00  


 
  關鍵是,美國證券市場一直很規範,自然容不得中國概念股扎堆圈錢。在市場規範層面,美國並非厚此薄彼,專門針對中國概念股,而是一視同仁。就像《華爾街日報》中文版認為:“這樣的金融資產就像互聯網泡沫時代一樣曇花一現。”而且,該報還舉了美國網絡副食商店Webvan Group Inc.在首次公開募股由盛而衰的例子。

  即使“中國概念股”不被美國券商“拉黑”,青睞中國概念股的都是些炒一把就逃逸的投機客。

  雖然美國人愛冒險,但對於資本市場,美國人是最理性的經濟動物,不會賠“中國概念股”去玩丟卻身價的資本遊戲。

  自上次互聯網泡沫以來,IT業在現實世界的表現很不俗。互聯網已經從個人電腦時代升華到手機時代,尤其蘋果成為業界的翹楚。而且,推特和微博推升了網絡時代的信息點對點的即時互動傳遞,新媒體不再是一種職業模式,而是一種滲透進全球每一角落的生活方式。

誤入歧途成棄兒

  在這個時代,最突出的變化是中國互聯網業的迅猛崛起,世界上最多的網民,最活躍的微博容量,方興未艾的互聯網企業……美國創造、中國消費,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鮮明主題。正因為如此,美國市場對中國IT產業尤其是新興網絡企業充滿好奇和希望。

  中國互聯網企業紛紛進軍美國市場,在美國股市可謂興風作浪,這其中不乏美國業界對中國互聯網產業潛力的認可。但從中國互聯網企業的表現看,“中國概念股”似乎已經誤入資本歧途,成為美國市場始亂終棄的資本棄兒。

  在市場一片驚呼“互聯網泡沫2.0版”之時,中國互聯網企業難保不是新一輪互聯網泡沫的發泡劑。《華爾街日報》直言:“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盛景突然看起來有些搖搖欲墜”。

  中國公眾也要更新認識,不要以為中國企業進軍美國股市,就有股莫名其妙的自豪感。沒有長遠戰略規劃的在美上市,欲速不達不說,更會傷及整個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形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