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飛鴿”變遷看中國發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14 09:54:06  


“飛鴿”自行車在中國大城市的街道上占據主導地位長達半個世紀之久。
  中評社香港6月14日電/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6月11日載文《曾經無處不在的“飛鴿”逐漸從視線中消失》,摘要如下:

  如果說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的力量有什麼標誌的話,那就是無處不在的“飛鴿”了———這個牌子的自行車在中國大城市的街道上占據主導地位長達半個世紀之久。“飛鴿”的故事也為想從中國製造業的繁榮中賺上一筆的公司上了一課。

  “飛鴿”自行車誕生於1950年,世界上的“飛鴿”比其他任何機械化交通工具都多。北京和上海的街道上至今仍有它們的蹤影。

  那時,一輛“飛鴿”自行車的價格大約是150元,大致是中國一名產業工人兩個月的工資。購買自行車需要等候的時間不等,與政府關係過硬的人要等上幾個月,而普通工人則要等上幾年。

  為了跟上人們的需求,位於天津的“飛鴿”工廠在70年代末每天生產約1萬輛自行車,即每年生產360萬輛。工廠有1.5萬名工人,每天24小時生產。

  然而等候購買的人仍越來越多,到80年代,突然出現了一批仿造公司,製作著名的PA-02型自行車的廉價仿製品。隨後,更廉價的競爭對手開始對“飛鴿”造成影響,“飛鴿”自行車的銷售開始下滑。

  天津自行車廠努力保護其“飛鴿”品牌和商標,但這在一個保護知識產權不力的國家並非易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