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歐洲與中國各自面臨“繁榮之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23 10:49:12  


 
  我們已經看到烏雲聚集在橄欖樹之國的上空,使受損害的人走上街頭成為暴民。而在北部國家,政府領導人在思考如何避免危機蔓延。當然,沒有人認為歐盟公民應當放棄部分財富,學習過不那麼富有的生活。沒有人願意讓歐盟變成發展中國家。因此,問題是,如何減少人們開支與收入之間的鴻溝。在這一點上,中國構成令人生畏的挑戰。無論歐洲採取怎樣的措施復興經濟,都難以避免與這個亞洲巨人發生衝撞。讓我們設想以下四種可能的情景。

  第一種可能:歐洲決定效仿美國,請求北京購買政府債券。目前,北京持有一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而從歐盟國家購買的主權債券則僅有數千萬而已。北京不願意購買太多歐盟債券,主要原因是歐元並不具有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此外,中國希望將雄厚的財力用於購買原材料、著名品牌和技術等更有吸引力的目標。就算中國購買更多歐盟債券,也難以緩解歐盟的問題。

  第二種可能:歐洲成功吸引更多中國投資,對華出口增加。但這裡有一個簡單的問題:為什麼中國企業要在歐洲創造就業崗位?我們的公司,尤其在富裕的成員國里,要承受高工資和高稅收的負擔。有什麼理由期待我們的對華出口更快速增長呢?要知道多數歐洲工業更願意直接把工廠建在中國。

  第三種可能:歐洲實現綠色科技。隨著資源日益匱乏,打造綠色經濟成為合理的選項。無論是無碳工業,回收利用,智能工程,還是清潔產品,都將幫助歐洲創造就業機會,實現技術革新,並減少對持續波動的商品市場的依賴。但問題是,如果不降低稅收,如果沒有來自東方的高污染產品,歐洲消費者可能不會對綠色產品有多高的熱情。

  第四種可能:不再顧及是否屬於綠色工業,只要能創造就業崗位就行。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重新發現了“工業政策”、“戰略工業”等名詞。歐盟委員會也是如此。但再工業化將難以實現,因為中國目前的工資水平更低,消費市場不斷擴張,貸款利息低廉,用於技術革新的資金十分充分。中國經濟總量更大,更有活力,並受到更好的保護。所以,倘若不設置政治壁壘,這將難以奏效。

  但這不應被視為在呼籲實行保護主義。保護主義是代價最為高昂的實現增長的方式。但從定義上即可看出,它對國際貿易的穩定有著災難性的後果。問題是,歐洲忽略其經濟競爭力已經太久了,以至於政治家必須在兩難之間做出抉擇:要麼痛下手術刀,削減國家福利,要麼針對來自中國的競爭採取新的防禦措施。他們越是想繞過這兩個難題,後面的政治家所面臨的艱巨任務就越令人生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