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生產過剩:中國無法自拔的漩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4 09:37:15  


 
  這種生產能力和消費能力之間的差距導致大量工廠將減少對其生產設備的利用。2010年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中國製造業的生產設備利用率僅有70%到75%,也就是說,大約四分之一的生產設備是閑置的。而在一些基本原料領域如鋼、銅和各種塑料材料的生產部門,這一閑置率甚至會高達50%。而在印刷電路板、太陽能電池板等新興產業也是如此。這一狀況造成的結果是,工業企業的利潤率常常低至3%,而一些企業還在為扭虧為盈而掙扎。

中國的特殊國情造成生產過剩無法通過正常競爭機制來糾正

  數字就先列舉這麼多,下面讓我們試著來解釋一下這種現象。在一個開放的市場中,生產能力過剩和低利潤的問題可以得到自我矯正,因為只有最具有革新能力、最有效率的企業才能在競爭中生存下來。而在中國則不是這樣。當然,很多問題嚴重的企業還是破產了,或是被更大的集團併購,但是這並不足以糾正普遍的生產過剩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呢?首先,中國一直是許多跨國企業的生產中轉站,所以他們的生產量大於中國市場的需求量也是符合邏輯的,因為還有很多產品是銷往世界其他各國的。其次,許多企業為了滿足中國市場越來越大的需求量,也大幅提高了自己的生產能力。最後一個原因就是,中國政府也在大力扶持本國企業,以幫助其在市場競爭中保有一席之地。

  許多處在工業化過程中的國家出於各種不同原因也都遇到過生產過剩的問題。但是中國的特別之處在於:一方面,它的市場規模巨大,即使居民收入繼續增長,它仍然可以享有巨大的相對廉價和勤勞能幹的勞動力儲備。他們將繼續成為吸引外國投資者的巨大磁石--他們既可以利用中國作為出口中轉站,又可以隨著居民購買力的增加相應提高自己的產品銷售額。

  另一方面,國家對本土企業的支持造成了失衡局面。是的,北京的確多次表示過要控制生產能力過剩的決心。但是出於對社會不穩定因素的擔憂和減少對外國企業依賴性的決心,政府還是繼續為中國工廠注入大批的資金,並通過出口補貼政策來幫助他們將產品銷往國外。而地方政府則常常會走的更遠。一些經濟不那麼發達的二線省份正在傾其全力地追趕沿海省份。河南、安徽和重慶地方政府採取各種辦法來拉動經濟增長,包括優惠的貸款,免費租用的土地,還有提供包括員工食堂在內的整套工廠設施。

  中國越是想通過投入大資本來擺脫自己在經濟上的落後地位,就越是要付出高昂的代價。中國將繼續為促使脆弱的經濟結構恢復平衡而掙扎,同時又越來越依賴於變化無常的國外市場。更多納稅人的錢將流向那些不能盈利的工業企業,或是讓國外的消費者享受大量的廉價產品。這一切將會帶來巨大的政治代價,因為中國將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指責成一個“貪婪的、一切通吃的”市場,它也會遇到越來越大的阻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