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的軟實力夢何以實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1 14:41:54  


 
  是文化侵略嗎?引用了太極拳、書法、針灸、占蔔、皮影、中式古建築與山水神韵的《功夫熊貓2》,摘取了上述古老文化元素,創造出有中國人感情特點,地道中式親情感受的憨熊貓“阿寶”。據說,電影還借鑒香港全盛時期的武俠片段落。

  從票房結果看,部分文化人酸溜溜的抵制行動沒有奏效,許多觀眾依然對“阿寶”如痴如醉,網上有人點評說:美國人運用中國元素,用得比中國人自己更好。

  這一方面基於嫻熟的說故事技巧,另一方面可以歸功於好萊塢電影既已形成的文化傳統——以人的情感為核心,強調個人英雄主義,個人對命運的超越。從這個角度說,太極拳、書法、山水與中式親情,都是屬於表達的手段,可以說《功夫熊貓》是好萊塢傳統與中國情趣的高超結合,或者說,好萊塢吸收了中國情趣,豐富了自己。

  自從三年前《功夫熊貓1》上映以來,中國人就在思考為什麼國寶被他人“盜用”後表現更精彩,抱憾本國的軟實力缺失。在經過《功夫熊貓2》親情戲的震蕩後,有更多人指出,必須肯定美國商業大片深入人性的獨門功夫,這與西方文化中的個人至上精神是一脈相承的。

  回想近年看過的《趙氏孤兒》、《孔子》,我發現中國即使是商業製作也喜歡刻畫人在歷史、在體制中的掙扎與無奈,美國片反之:體制最終是要為個人讓路的。或許,中國要實現“文化軟實力夢”,也需要在社會與文化觀念上讓個人變“大”,相信制度存在的目的是服務個人,必要時理所當然要為個人的自我實現讓路;反之,處處凸顯體制淩駕個人的優越性,好像不能讓自己的文化很有群眾吸引力。

  往深一處想,人類歷史的推進也是人不斷衝破限制,獲取更大人身與精神自由的過程。這種進取的力量與自信心,才是有廣泛吸引力,能感動最多人的文化軟實力源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