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居民消費真在“萎縮”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1 19:27:06  


 
  與此同時,因為中國居民需要為養老、醫療、子女教育和購房積累資金,不敢過快增加消費開支,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居民消費原本可以增長更快的潛力。

  如何在確保居民消費絕對值上升的同時,提高消費占GDP的相對比重?首先,要看政府是否會長期保持高投資水平。

  在上個世紀30年代大蕭條期間,美國推行羅斯福新政,加大政府投資,建設了一系列重點交通和水利工程,對經濟起到了良好提振效果。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奧巴馬政府卻已很難模仿羅斯福新政,因為美國已經找不到多少值得大規模投資、並能帶來較好經濟效益的建設項目了。在美國,高速公路早已四通八達,該修橋的地方早就修了橋,連十來萬人的小城市都修了機場。中國和美國處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中國經濟還在起飛階段,有許多值得投資的基本建設項目。許多美國經濟學家就非常羨慕中國能夠實施4萬億投資計劃。正是由於大規模基礎建設,在全球經濟一片蕭條的情況下,中國在2009年依然保持了8.7%的高速增長。但再過幾十年,中國也會超越這個發展階段,將很難持續採用投資基礎建設來拉動內需。

  大規模增加政府投資也存在很大隱患。鐵路、公路和其它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政府大規模投資的資金主要來源於政府債券融資或者增發貨幣。如果公共債務不斷上升,對於未來經濟發展很不利。寅吃卯糧,當時舒坦一陣,後患無窮。倘若以增發貨幣的方式擴大投資,更是飲鴆止渴。一旦觸發惡性通貨膨脹,很可能顛覆經濟增長趨勢。2009年,中國銀行貸款猛增9.6萬億元,大部分貸款給了國有企業,投入了基礎建設。銀行不良貸款風險上升,不得不加倍警惕。

  再看方程式中的另一個變量——居民消費。要提高居民消費水平,需要多管齊下。

  第一,增加生產永遠處於第一位。消費水平的提高應當是增加生產、增加物質財富存量的結果。在沒有充分提高產出的情況下空談提高消費水平,只不過是望梅止渴。第二,通過減稅,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目前,中國政府財稅收入占GDP比重過大,在世界各國當中名列前茅。儘管稅收負擔很重,但地方政府依然入不敷出,債務高達7萬億元。要刺激消費,夏季要削減政府開支,減少居民稅負。第三,穩定金融,控制貨幣發行量和信貸總額,減緩通脹預期。只有切實保證居民的未來購買力,人們才能放心增加當期消費。第四,加速推進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為低收入群體提供更加完善廉價的醫療、失業和養老保險,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第五,大力發展中心城市的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為低收入群體提供住所,安居之後才可能增加消費支出。

  提高居民消費水平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項改革配合才能見效。沒有一個全面的改革安排,簡單地喊提高居民消費,其結果很可能是拔苗助長,事與願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