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發動機技術落後掣肘中國軍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6 09:22:52  


 
  在人民解放軍的其他部隊也可以看到這一趨勢。海軍的“宋”級潛艇用的是德國公司——發動機和渦輪聯合有限公司——生產的柴油發動機,而“旅海”級驅逐艦使用的是烏克蘭燃氣渦輪和德國柴油機。在地面部隊,ZBL-09步兵戰車使用的是德國道伊茨發動機,而99型主戰坦克使用的是中國根據德國技術生產的發動機。

  目前全球真正突破了研發高性能發動機這一工程挑戰的企業屈指可數,而中國對外國廠商的依賴讓北京深感為難。但是新近發表的一份報告推斷,變化或許馬上就要到來了。關注中國問題的安全事務專家蓋布.柯林斯和美國海軍軍事學院副教授安德魯.埃里克森,在最近發表於專業網站“洞察中國”的研究報告中著重探討了軍用飛機的發動機問題。

  他們寫道:“在追求製造大量高性能飛機發動機時,中國航空航天工業受到四個戰略原因的驅使:避免零部件依賴,俄羅斯的供應心不甘情不願,飛機銷售自主,以及俄羅斯糟糕的售後服務。”他們說,質量管理仍然有很多漏洞,這導致可靠性成問題,關鍵的薄弱點包括渦輪葉片生產以及程序標準化。除這些問題外,“(中國)在零件和系統設計、集成和管理方面……以及在部隊層面制定後勤和運作計劃方面似乎仍然能力有限”。他們還說,儘管發展不均衡,但在中國居於支配地位的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現在已經對發動機研發給予高度重視,並計劃未來5年在噴氣式發動機研發方面投入100億元人民幣。
 
  此舉意義特別重大,因為俄羅斯似乎越來越不願意向中國供應產品,部分原因是其國內需求增加造成的生產壓力,但也包括中國在國際上的銷售競爭力不斷增強的原因。這種不情不願可能會嚴重妨礙北京用殲-10、殲-11、殲-15和殲-20戰鬥機升級其空軍力量的努力。殲-20飛機是一款正在開發中的第五代戰機,需要俄羅斯的117S發動機提供足夠的動力,但莫斯科對於是否供貨似乎有點猶豫。

  柯林斯和埃里克森將中國無法大批量生產質量穩定的先進噴氣發動機形容為中國軍事航空航天領域永遠的致命弱點。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計劃的實施或許也能為陸軍和海軍平台提供經驗教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