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用好“中國因素”,在國際規則制訂中慎重發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1 10:07:53  


  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企業必須服從國際市場規則。作為“走出去”經驗相對不足的中國企業,更需要了解並掌握各類相關的規則體系,否則就可能面臨巨大風險。

  周 密

  金融危機爆發三年來,全球經濟經歷幾次調整。儘管美國可能出台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QE3),歐洲仍然深陷債務危機,但是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發展中國家卻以其出色的經濟表現和增長潛力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中國因素”已經影響到全球經濟活動的方方面面。危機可能促使全球經濟的轉型,或許是下一輪經濟上升周期的序曲。新的經濟秩序呼喚新的規則,只有把握機遇,結合自身的目標與規劃,積極參與國際新規則的制訂,才可能為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開創一片更為寬廣的天空。

  搏擊全球舞台,遊戲規則不可不知

  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企業必須服從國際市場規則。作為“走出去”經驗相對不足的中國企業,更需要了解並掌握各類相關的規則體系,否則就可能面臨巨大風險。對於開展對外投資的企業,熟悉WTO規則,開拓自貿區市場,用好雙邊協議,遵守各類專業規則,才可能實現更好發展。

  WTO,全球最大的經貿合作平台

  數十年來,從關貿總協定到世貿組織,這一歷史性的合作協議在消除各國經貿障礙、促進市場開放方面功不可沒。截至2011年7月,WTO已經擁有153個成員,成員的國際貿易量占到全球貿易總額的90%以上。儘管多哈回合的進一步開放受阻,WTO目前仍是全球貿易環境保持平等、靈活最重要的平台,為各成員方進入其他成員方市場、享受恰當的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提供了有效保障,也是為成員間經貿爭端的解決提供了重要機制。

  自由貿易區,投資環境各取所需

  自由貿易區有兩個鮮明特點:一是它比WTO總體上更為開放,自貿區的成員可以享受其他成員提供的比WTO更開放的市場;二是自貿區談判涉及兩個或少數成員,成員根據自身的需求做出承諾,使得談判效率更高、流程更為簡便。自貿區為企業投資行業的市場准入提供了更大的開放度,也因其靈活性需要企業專門學習。

  雙邊協議,企業經營的切實保障
 
  雙邊投資保護協議和避免雙重徵稅協議等政府間雙邊協議,是政府對投資者的直接保護。締約方政府就投資者在東道國資產的保護、利潤的匯回和投資所得的避免被重複徵稅等方面達成協議。這兩種協議是企業判斷對外投資風險、避免投資利益受損的重要保障。
 
  專業規則,左右企業航速與航程
 
  隨著技術的發展,非關稅的國際規則在影響企業經濟活動方面的作用日趨凸顯。各類技術標準、環保標準、專業資質認證、國際慣例等實際上形成了對各國本土企業的隱性保護。而獲得相關認證、滿足相關標準則是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許可證和進門條。除了原有的知識產權保護等國際公約或協議外,包括碳關稅、商品物質含量等各種新標準的制訂也在逐步形成,而這些以低碳經濟、環境保護和公眾福利為由的標準,將對未來全球經濟活動形成巨大影響。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