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拐點”有風險 但非致命危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7 09:14:55  


 
  最後的第三項風險,指的是政府的債務,尤其是各地方政府的債務增長迅速,已成了國際間注意的新焦點。這也與對抗金融海嘯所推出的八兆人民幣的擴大內需政策息息相關。根據人民銀行的估計,地方債務總額高達人民幣十兆元,有七兆八千億元是透過“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出,也就是地方政府給予擔保的債務。由於金額龐大,其中有23%估計可能有風險,真正有高倒債危險的金額大約在五千億到一兆元之間。

  不過,如果熟悉中國政府如何處理過去的不良金融資產、不良金融機構、如何切割壞帳再經由重組而注入資金,進而能夠透過國際金融機構的標準而籌措到大量資金的過程,相信應該對地方政府的高額債務不會有過多失控的疑慮。因為,地方政府掌握了地方發展所需要的土地資源,這也是快速經濟發展地區,可以點石成金的秘密。中國大陸和其他國家最大的不同是土地全數國有,使得國家、政府、地方的繁榮,所體現出來的土地資產價值重估具有高濃度的成分,這是解決地方債務的重要手段。

  簡單說,大陸的經濟體制使得高速的經濟發展成長,固然有部分透過複雜的政經人際關係而流入私人,但其最後所有權仍在政府手中,這是政府資產價值只漲不跌的關鍵。這個角度提供我們對大陸地方債務問題的另一種解讀,也有另一種信心。再加上政府掌控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可提供足夠的政策手段去處理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

  總之,在中國經濟列車快速飛奔向前的過程中,處處有風險、處處有拐點,然而由於政府對資源掌控程度仍高,所以“中國拐點”的三大風險,固然都存在,也需要審慎面對,但還不到致命的危機;反倒是如此一來,政府比例持續升高,民間比重無法提升的“國進民退”趨勢,以及所得分配問題問題的惡化,這些更根本的體制問題,才是中國未來最大的挑戰與威脅。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