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就有“死者為大,既往不咎”的人道主義傳統。而此處的死者,也包括了敵人。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仁道精神,曾經親身經歷抗戰烽火的方正縣老一代人民,才會出面為日本開拓團民收屍建墓。同樣的,也是基於惻隱之心,當年不少吃盡了關東軍苦頭的東北老百姓,在日本戰敗,日本開拓團民或死或逃後,因不忍看到他們留下來的遺孤饑寒交迫,餓死街頭,含辛茹苦地將敵人的子女撫養長大成人,後來還把這些“日本遺孤”送回日本。
與老一代中國人的收屍、撫孤的大愛之舉相比,方正縣政府為日本開拓團民亡者建立名錄牆,實乃螢火之光,雖難與日月爭輝,但仍是體現了中華傳統仁道精神,理應擇善固執之。可是,方正縣政府卻屈服於網絡極端民意,罔顧是非曲直,拆除了這面人道主義之牆。
此外,此一倉促拆牆之舉,恐怕會招致中國網民進一步質疑當地政府是否真的是為了吸引日資才建牆,因事件曝光心虛而拆牆?如果真的是為了展示人類之大愛,為什麼不能堅持下去?
這個事件其實暴露了兩大問題:第一,中國的民族主義甚至極端民族主義,這些年來經過網絡的傳播,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已經形成了一股連官方都難以抗禦的勢力;第二,以網民為代表的中國普通民眾,對政府高度不信任,官方的任何行為都可能被民眾解讀為別有居心。譬如方正縣政府建牆可能確實只有上述三大用意,但民眾卻認為此舉其實是為了吸引日商投資,進而方便當地官員從中漁利。
最近十多二十年,民族主義之所以在中國愈演愈烈,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國家日益富強提高了中國人的自信心與自尊心,另一方面卻是中國當局在馬列官方意識形態日趨衰落後乞靈於民族主義所致。可是,民族主義卻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當固然是治國的神兵利器,把持不住則會傷及自身。而方正縣政府在網絡民族主義壓力了不得不拆牆以求息事寧人,似乎昭示著中國民族主義已經發展到了官方難以駕馭的境地,這是很危險的。
此一孤立事件雖然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但若中國民族主義不受控制的發展下去,既然今天可以“騎劫”縣政府,明天就有可能“騎劫”省政府,後天也有可能“騎劫”中央政府,其影響範圍也會越來越大,說不定還會影響到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國防政策。而民族主義演變成極端民族主義,進而發展成擴張主義,在諸多發達國家的崛起過程中,不乏先例。
這樣的趨勢顯然有悖於中國政府所提出的“和平崛起”理念。為此,中國有必要防止民族主義演變成極端民族主義,如此才能在中國自身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上,與世界各國共同締造“和諧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