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後美債時代 中國亟需改變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8 08:16:26  


 
  事實上,金融危機的爆發以及美債危機的提前顯現,已經給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首先警示的是政府發債的投資發展模式需要調整,其次就是原有的大外貿發展思路必須要扭轉,從過分依賴國際市場到大力加快中國國內統一大市場的建設,從而推動國內市場的全面興起。因此,要實現“後美債時代”中國經濟的穩定可持續發展,必須要解決上述兩個方面的問題,尤其是國內市場的問題,是中國內需轉型的重中之重。

  與美國歐洲一樣,目前中國同樣面臨著地方政府債務的風險。雖然目前還不會對經濟造成重大影響,但是在目前的體制下,如果不能找出可行的解決辦法,那麼巨大的地方政府債務同樣將給中國的經濟發展帶來嚴重的挑戰。

  因此一方面中國需要積極地尋求解決地方政府債務的可行性方案,另一方面中國除了監控現有債務的風險之外,就是要嚴格財政收支的平衡,扭轉政府過度舉債的思路,尤其是財政資源非常有限的中西部地區,這種依靠政府信用舉債的模式必須要扭轉,否則一旦政府信用無法兌現,就將引發金融體系的震蕩,與此同時給當地經濟發展帶來嚴重的破壞性影響。

借機反思經濟發展問題

  此外,也是目前最為重要的挑戰,就是目前中國國內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美元貶值帶來的損失等這些直接的影響,而沒有提出中國如何去反思目前的經濟發展問題。作為美國國債最大的海外持有者,不管美國出現債務違約還是評級下調,都將令中國蒙受巨大損失。雖然美國國會上周已經就債務上限達成妥協,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美國的經濟發展還沒看到出路,這才是問題。

  在進入到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一直持續地保持著經常賬戶盈餘和資本賬戶盈餘。從而進一步的導致了中國外匯儲備的累積,而隨著過量的外匯儲備增加已經給中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一個人均收入位居全球100名之後的發展中國家,數十年來卻一直把錢借給全球最富有的國家,這有違情理。

  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5月末,中國持有美國國債1.1598萬億美元,對這部分存量債券,中國要想在短期內掉轉船頭,幾無可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