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戰略角度看中國和平發展白皮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10 08:38:23  


  中評社香港9月10日電/法國《歐洲時報》9月9日載文《從戰略角度看和平發展白皮書》,摘要如下:

  中國國務院今年發布的《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內容關乎內政外交,既是中國一貫的政治理想、文化傳統的闡述,也緊扣時代脈搏,貼切國際背景。既以明和平發展之國家意志安人定己,也以重申核心利益宣示了一個正在崛起的負責任大國的信心、雄心和決心。

  和平與發展這一對互為表裡、互為依托概念不難理解,這是中國早在2005年發布的《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已經定下的基調,是對“韜光養晦”政策的豐富和完善。時至今日,中國在和平發展的道路上迅走疾行,在應對各種挑戰的同時,抓住了大好的歷史機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些成就不僅僅表現在經濟建設方面,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提高民生水平及政治文明方面,更重要的是,通過不斷探索實踐發現掌握了一條科學發展、自主發展、開放發展、和平發展、合作發展、共同發展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開創了有利的發展局面。

  這種局面能否保持下去,對中國的未來走向意義重大。這種局面並非絕對靜止的,而是時刻受到各種內外作用力及其變量的影響。國家意志恰恰是諸多作用力中的起主導作用的內因。因而,此時中國政府適時推出再次宣示和平發展的國策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所謂戰略,制勝之道也。它與和平並不矛盾,相反是實現和平發展理想的必要條件。戰略之謀,首先在於審時度勢。中國的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正處於關鍵的歷史階段,和平的時間、空間條件至關重要。所謂“好棋不鬧”——在大好形勢下不主動挑起爭端——應是中國人當前的共同心態,朝野共識。

  但是,在世界經濟深陷危機,局部地區政治動蕩的國際大背景下,懷疑、不理解以及各種挑戰也在時刻考驗著中國。比如,在南海、東海問題上,中國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政策是否會調整?特別是中國一貫的以防禦為目的防務政策會不會改變?都是國內外熱議的話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