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內陸特區”官員為何落馬連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17 14:46:18  


  漯河市市長呂海清無意中成為了史上最短命的市長,在落馬之時也著實火了一把,這個曾經是神馬集團的掌門人再次用自己的經歷告訴還未暴露的貪官:“走上了貪腐的道路,最終神馬都是浮雲。”

  社會對呂海清一案的關注點側重於呂海清在神馬集團工作時,神馬集團資產是負債累累,並沒有突出業績,可是呂海清依然用在神馬集團的工作經歷成功當選市長,並且全票通過?雖然說此次呂海清落馬原因與其未上任之前有關,但是神馬公司這麼大的負債,選拔之時有關領導不可能一點也不知道,莫非呂海清當選市長的背後又有著不可告人的腐敗交易?

  漯河市在1992年被河南省確定為該省唯一的“內陸特區”。該市曾因在國企產權改革方面“大膽闖禁區”而聞名全國,2001年5月,主導該市國企產權改革方面的漯河市前市委書記程三昌攜巨款潛逃國外,使得狂飈的國企改革成為一場鬧劇,隨後歷任漯河市長有多人落馬,漯河成了腐敗的重災區,而此次呂海清“帶病”上任市長,這個腐敗的重災區才進入公眾的視野。

  很多人認為是官員缺乏監管機制才讓這些貪官鑽了空子,但是,漯河市歷任市長接二連三的落馬,甚至成了“接力賽”,如果單單的從監管制度這個方面來說,恐怕有失偏頗。每一個腐敗滋生的地方必有其滋生的沃土,筆者認為,漯河市官場滋生腐敗沃土的根源就在於其“內陸特區”頭銜。

  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改革,如果改革成功,對當地和國家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經驗和財富,也可以帶動一個地區的長足發展,沿海地區“特區”的大膽嘗試,也讓國人看到了改革帶來的成效。但是,改革是一個長期、複雜和艱巨的過程,同時也需要必要的思想解放程度、經濟發達程度、制度完善程度等軟實力與其改革相配套。沿海地區之所以改革成功並不是一個偶然現象,與其開放程度、歷史原因、經濟實力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內陸學習其經驗是可取的,但是如果妄圖用那些簡單的、一刀切的、試圖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和做法往往是錯誤的,不切實際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