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特供不除,中國食品難有保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1 09:10:00  


 
  事實上,中國人,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對“特供”這個字眼並不陌生,它曾經高調地存在,代表著物資緊缺時代,普通人難以得到的好東西。任何特供,都表明一種物品的稀缺性。計劃時代如此,當前的各種食品特供現象依然如是。只不過前者是普遍的物資短缺,現在則是讓人放心的物品短缺,可稱之為一種結構性短缺。

  因此兩者之不同是:計劃時代的特供,是作為一種制度,一種按權力大小分配資源的特權和福利,普遍存在於官員隊伍裡的,它明確與權力和官職掛鈎,權力越大,官職越高,所能得到的特供也就越多;當前的特供,則還未形成一種明目張膽的制度,它只是少數部門和單位借助於權力,為自己部門建立的一種福利,享受這個福利者,不單是單位領導和官員,普通職員也能得到。但不管怎樣,特供存在本身,說明特權現象深深扎根於中國社會。

  假如社會多數人都想通過特權來謀取建立特供體系,從而使自己免受物資匱乏或免受有毒有害食品之苦,結果必定是食利者眾多,生產者愈少,出現更多的物資匱乏,更多的有毒有害產品,最後導致整個社會不堪重負。

  蘇聯就是前車之鑒。有研究者認為,二戰後,蘇聯的生產效率一直在提高,但是國民生活水平改善緩慢,原因就在於龐大的特供體系,霸占了經濟增長的大部分成果。特供體系下,特權與職務掛鈎,並擴大到家屬,致使黨政機構設置越來越多,幹部隊伍越來越大,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特權食利階層。

  另外,特供制度一開,最初可能僅是食品,僅限於特供商店,但後來由於各種物資和服務短缺,特供體系也就深入到服務業,如醫療保健、子女教育、休閑旅遊,甚至連空姐和飛行員都是特供的。特供除了滿足特權階層的消費需求外,也是黑市商品的主要來源。這樣,特供系統雖然穩定了幹部隊伍,但特供機制對經濟增長毫無貢獻,從而導致社會的負擔越來越重。當整個社會的產出無法滿足特權階層的龐大特供需求時,最後必定會把國家經濟拖跨。

  有鑒於此,198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近期做幾件群眾關心的事的決定》明確指出,取消對領導同志少量食品的“特供”,固定供應點的所有食品一律按市價、按市民定量供應;價格從經營業務接受物價、工商部門的監督。

  雖然特供作為一項制度,在中國已經廢除,可如上所述,人們頭腦裡的特權思想和等級觀念並未清除,從上到下,各種明裡暗裡以不同形式出現的特供,在社會上還大行其道。浙江一些部門出現的特供渠道,不過是最新的一例罷了。

  特權的特征是:只要占有就不願廢除。尤其在當前各種食品添加劑以及有毒有害食品泛濫的情況下,權力機關上行下效,以前只是各級政府機關有“特供食品”,現在政府部門也紛紛建立自己的特供渠道。當相當一部分官員能夠享受特供的綠色食品時,會更加珍惜自己手中的權力,畢竟誰也不願意在生活質量上走下坡路。所以,當特供盛行時,食品安全形勢不是得到好轉,相反,只會進一步惡化。

  可以說,特供不除,中國的食品安全難有保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