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報:在南海中國要有“熬”的準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04 00:12:52  


  中評社北京10月4日電/有前輩革命家把如何取得抗日戰爭勝利歸結為一個字,就是“熬”。這樣概括雖質樸但極其精彩。“韜光養晦”就是“熬”。正是憑著這樣的中國式智慧,我們才有了今天的歷史性成就。在亞洲當前複雜的安全局勢面前,中國仍然需要有“熬”的思想準備。

  環球時報刊發評論文章認為,重提這些老的說法,是因為無論理論界還是公眾中,倡導美國式現實主義的言論越來越多了。這些言論認為,歷史已經提供了確鑿的證明,任何國家任何文明的崛起無不以軍事上取得優勢為先決條件;現在中國已經強大起來,但亞洲的政治格局並未體現出力量對比已經發生的變化;中國的外交政策過軟,應該以現實主義原則追求屬於自己的利益。總而言之,“熬”不下去了。這種情緒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蔓延,輕淺浮躁的心態呈現出社會化傾向,結果是這種狀況被美國巧妙地加以利用,使亞洲整體安全環境轉向了對中國不利的方面。

  作為一個尋求復興的民族,中國的“熬”雖歸入不了什麼“主義”,但帶來的好處卻是顯而易見的。冷戰結束後美國最合理的敵人就是中國,但中國沒有成為美國的新敵人。中國讓地緣上對中國最具威脅的美、日同時成為中國最大的經濟夥伴。既不與美國搞軍事對抗,也不以軍事手段調整和周邊的關係,讓美國及其追隨者的遏制政策無從下手,為國家發展贏得30多年難得的發展環境,並使世界力量的對比繼續向有利於中國的方面轉化。中國在隱忍前行中獲得的戰略利益怎麼評估都不過分。

  反面例子是美國,美國做事不願“熬”。“9.11”事件發生後,美國積極推進反恐戰爭,結果10年後不行了。戰略需要冷靜,即使對優勢力量而言也不例外。

  隨著美國的軍事注意力轉向亞太,有的國家產生了利用這種局面獲取更多的利益並把成本拋給美國的企圖,而有的大國也希望中國主動捲入衝突以延緩中國崛起的進程。東亞安全局勢極可能出現難以預料的動蕩,無論是中國與南海某國作戰,還是美國捲入南海動蕩,不管結局如何,中國都不會是最得益的一方。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