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共六中全會有何特別議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4 09:47:49  


 
  中共黨代會的代表,大約2200多人,由全國38個選舉單位選舉產生。其選舉辦法,有可能沿用上屆的方案,但必須貫入一新的內容,這內容首先包括選舉辦法,要不要取納更多的民主成份,因為畢竟中共領導層早就聲言黨內民主先行,由中共黨內民主再擴展到人民民主。具體點說,如何實行民主成分更大的差額選舉,如何採行提名、公示等辦法,都要商量。與之同時,還要考量在目前的政治狀況下,要不要制定更嚴格的紀律,以防由流行的“買官賣官”,引申出“買代表賣代表”來。 

  另一個重要環節,是下屆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和政治局常委的推薦提名及選舉辦法。由於中共十七大之前,已實行了相當於預選的摸底提名方案,這次就想想,如何在其基礎之上,擴大提名推薦範圍及擴大選舉差額比例,引入競爭機制等內容。 

  按新近傳出的說法,當年中共十七大前由省部級400來人摸底提名,鋪墊出一個名單方案,最後推舉出中共中央領導集體。這次可能要擴大五倍,擴大到約2000人的範圍中摸底和推舉,這不僅意味著被摸底的範圍,會由省部級擴大至廳局級,還有可能是在接近2000來名黨代表的大範圍來實摸底。 

  當然,以“定名單”為目的,相當於在更大範圍內預選的摸底,有難有易。如何拿出一個黨的代表大會上,有新意的選舉方案,才是最大的難題。因為權力交接中,最大的陣地戰之結果,與這選舉方案息息相關。 

  據悉中共領導層的定調,是中共十八大要改革“黨內賦權方式”,邁出較大步伐,為權力交接奠定更為堅實的民主化基礎。既然提出要改革,就不能不考量如何引進民主的選舉方式。

  早在1978年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就提出選舉制度改革,次年人大通過新的選舉辦法,提出實施差額選舉等內容的選舉辦法改革。其後雖然幾經反覆進退,終於將差額選舉固定下來。現在要商量的,是如何擴大差額推薦和差額選舉的範圍和比例。擴大差額容易理解,擴大差額選舉的範圍是大難題,因為在中共中央委員一級已成功實施差額選舉,能否擴大到政治局,則需要更大的膽魄。

  當然,外界可能更關心的,是中共最高領導將如何產生,誰上誰下的人事安排藍圖。但是,如果這次最高領導層不易擺平,則在改革的承諾下,在一環環相扣的影響下,黨代表的選舉、中央委員會的組成,就變得更加複雜些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