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董事長行賄下屬 國企巨頭22億資產流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10 09:50:19  


吳日晶涉嫌受賄、挪用公款、行賄一案在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第四法庭開庭審理。
  中評社北京11月10日電/廣東新廣國際集團,一家曾經坐擁40億元資產、主業“勞務輸出、外企服務”居全國第三的國有企業,卻在短短幾年間陷入虧損22億元的困境。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吳日晶亦因涉嫌受賄2790萬元、挪用公款4680餘萬美元,於今年10月被送上法庭。

  中國青年報報道,作為新廣國際的“掌門人”,吳日晶本應是引領企業揚帆破浪的“舵手”,但為何會成為導致國有資產巨額損失的“禍首”?一艘國企“航母”瀕臨“沉沒”,背後暴露出國企資產流失哪些“黑洞”?“新華視點”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一句話調動數億資金 國企管理蛻變“一言堂”

  組建於2000年的新廣國際集團是廣東省屬的22家大型國企之一,其主業“勞務輸出、外企服務”曾位居廣東第一、全國第三。2008年時,新廣國際總資產超過40億元。

  好景不長,新廣國際2009年初資金鏈曝出危機。紀檢監察機關查明,以吳日晶為首的部分新廣國際高管人員,詐騙套現、違規擔保、貪污腐敗,導致國有資產損失22.94億元,並有13.64億元存在風險。

  為防止國企高管肆意妄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等規定,國企應建立健全內部監督管理和風險控制制度,完善企業民主管理制度。然而,新廣國際“一把手”權力高度集中,早已潛藏企業投資失誤的隱患。

  廣東省檢察院辦案人員透露,新廣國際集團董事會僅3到4人,吳日晶長期獨占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三大要職,“僅憑一句話、一個批示,就能隨意調動數億資金。”同時,企業黨組織軟弱渙散,黨委內部基本沒有開展正常的組織生活,民主集中制成為擺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