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還沒有觸礁 不用恐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11 09:44:08  


  中評社香港11月11日電/英國《金融時報》11月7日載文《別恐慌,中國經濟還沒觸礁》,摘要如下:

  兩年前幾乎沒人相信中國的GDP增長率將低於8%。如今隨著國內各種泡沫日益顯現,似乎所有人都在擔心中國處在崩潰邊緣。儘管北京的決策者們知道艱難的經濟調整已不可避免,但眼下的恐慌或許並不比此前的樂觀更具說服力。若經濟調整有序進行,中國的金融體系不會崩潰,社會代價亦將降至最低。

  但這要求北京實現財富的轉移——從國家到個人家庭,切實還富於民。因為與日俱增的過度投資是中國多年快速增長的主要推手,債務以難以為繼的速度遞增,而為之埋單的是普羅大眾。迅速膨脹的債務意味著唯有犧牲居民儲戶利益為代價的超低貸款利率,才能有效控制償債成本。

  由於被迫變相承擔起償債責任,中國居民財富在GDP中的占比已急劇降低。直接補貼和低估人民幣匯率等其他因素,使該狀況進一步惡化。結果是居民收入在GDP的比重嚴重偏低,其消費能力也急轉直下。為促使經濟轉向依賴消費,中國須大幅降低投資和信貸增速以消除居民未來負擔。但中國要為此付出代價,在本10年末期,其GDP增長率或將降至3%以下。那中國的銀行體系會崩潰嗎?不會。通過信貸風險管理並使存款與貸款保持較大利息差,北京能有效確保其銀行系統的利潤和穩定。

  中國真正的風險在於政府債務水平已上升至危及其可靠性的程度。日本具有借鑒意義。在長達20年的調整期間,日本的銀行體系基本保持穩定,其經濟調整策略是提高政府債務,使財富從國家和企業有效地流向民眾。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